也谈评价 第4期

时间:2022-06-26 09:27:09

也谈评价 第4期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以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为契机,从语言性评价、形象性评价、小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多种评价,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课堂评价;课外评价;小学英语教学

渴望成功,是人的一种本能。渴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之一,也是燃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与热情的催化剂。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满足学生成功的渴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学生学习英语的阵地在于课堂,更在于课外。所以,与之相应的不仅要有课堂上的即时评价,更要有课堂外的多元评价。

一、巧设课堂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语言性评价

(1)以真诚与宽容,漾起情感的涟漪

一个富有宽容心的老师总能耐心地倾听学生,即使学生的说话结结巴巴,即使他们的回答有些错误,他也能耐心聆听,加以引导。因为宽容真诚的评价语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产生投桃报李的学习效应。

(2)以幽默与夸张,掀起智慧的波澜

幽默与夸张,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都是活跃课堂、激发学习兴趣的兴奋剂。教师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定能活跃学习氛围,缩小师生距离,让课堂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3)以启迪与引导,激起思维的浪花

学生思维相比教师更为广阔。课堂上,他们的思路往往旁逸斜出,他们的见解常常与众不同。此时,教师就需要一双慧眼洞察秋毫,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给予学生与众不同的评价,从而启迪与激发其他孩子的创造潜力。

2.形象性评价

(1)妙用物质奖励

与成人一样,小学生也有自己的获取欲、拥有欲。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物质刺激,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活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合理巧妙地运用物质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2)巧设竞争机制

小学生争强好胜,所以竞争机制在课堂评价中不可缺少。因为竞争激励法可以使全班学生统一行动起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作为课堂旁观者。为了表现自己,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总之,课堂评价应该准确得体,生动实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更多、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评价行为、研究课堂评价策略、改进课堂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课堂评价艺术!

二、延伸课外评价,维持学习兴趣

1.阶段小结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进行的小结评价。这种评价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总体表现。通过评价,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找到前进的动力。阶段性评价中,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控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应当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家长,鼓励家长一起配合老师的工作,将评价做得更加真实有效。

阶段性小结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表现的总评,评价内容比较全面,需要教师将评价工作细化,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它对了解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明确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期末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通常与区别优劣、分出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的焦虑,因而不受人们的欢迎。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何况总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教学效果,所以,总结性评价仍然十分必要。但是在期末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时,教师可以将检测成绩与平时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这样的评价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有效。

3.持续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关注学生成长、记录学生点滴进步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中,“档案袋”评价最易展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档案袋”的使用要注意以下方面:

(1)精选“档案袋”内容

“档案袋”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学习行为记录”“作业完成情况记录”“课外资料收集”“学生对自己的反思评语”“教师家长学生的观察评语”等。其中多项内容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2)展示“档案袋”成果

“档案袋”实施后,我们不能让它尘封过久,要定期召开“档案袋”交流展示会,让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成果、交流自己的成长收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档案袋”评价的兴趣,才能真正发挥“档案袋”评价的有效作用。

评价形式丰富多彩。我们要将各种评价相互结合,使之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淀、在实践后反思,学生会因为我们精彩的评价而一次次惊喜,一次次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

上一篇:关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