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

时间:2022-06-26 09:13:20

浅谈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少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一、小班化教学特征

1.扩大空间和时间

首先,小班化教学扩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即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中减少学生的人数,从而降低了空间密度。久而久之,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各种形式的师生活动中得以培养和锻炼。

其次,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上课发言的机会要比大班学生多,使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展现,教师也能在指导过程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以及发展的机会,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增进师生情感

首先,雷纳德·S·凯恩的一项研究表明,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客观的环境会阻碍学生参与课堂发言与讨论机会。课堂上,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失落感,失去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信心,甚至与教师产生隔阂。而在一个25人左右的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其次,根据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在18~28人之间,在50人左右的班级至少有半数学生受忽略,师生之间接触面大大受限制。而在一个25人左右的班级里,学生享受更多的个别化的指导,有效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密度。

3.改变传统座位形式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学生性格交叉区的范围增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更有利于情境的设置。

(1)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建立一种能激发学生奋斗、拼搏的教室环境。课桌、椅子的排列要力求变化,有别于传统式的直排方式,以便于互动、沟通。就我们英语教学来说,座位的安排基本上是两种形式:独立式与合作式。自学、思考、写作等类型的活动采取独立式较好,而对问题的讨论、角色扮演、等则采取合作式较合适。

二、小班化教学策略

1.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单一的教学传递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

2.合作教学

组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参加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学习的进程一般是:提出学习任务——启发独立思考——导入讨论——巡视、及时调整——全班交流、师生评价——围绕课程、深入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助,相互竞赛,相互促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3.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学困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学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分层教学在大班中也可以实施,但教师显然顾不过来。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4.角色教学

我们都知道,英语中有大量的对话练习和短剧,这些教学内容如果采用角色教学策略,效果将非常好。学生参与的热情高,非常投入,留下的印象深刻,最能充分地体现“在用中学”的英语教学原则。角色教学给人数少的班级的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授形容词的比较级时,首先可以让三名学生到讲台前方,就他们的高矮胖瘦进行比较并用英语简单地表达,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分发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让他们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班化模式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摸索的新课题,它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艺术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变化。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成绩 下一篇:让有效教学成为高效课堂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