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时间:2022-06-26 03:04:12

浅析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在修建水利工程中,往往存在大量地基问题,如处理不当,将给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行车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为此,本文针对水利工程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将各类软基加固技术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够对地基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且能够达到地基下沉减少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和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说,软土地基问题仍较为严重,为此,必须合理选择软基加固技术,如堤身自重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预压砂井法等,将此类加固技术充分应用到水利工程软基施工中,才能避免渗漏问题出现,才能提升工程基层稳定性,才能延长工程使用年限。但目前此类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及问题,许多工艺技术还需要现场进行把控,因此,在进行施工技术选用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较强专业性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同时,按照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有关施工规定和施工标准,按照详细施工步骤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作业。

1、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中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其施工原则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要目的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出现问题时要立即进行修补。在软土地基施工控制中主要有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这两种控制方法。预防性控制方法主要是为了保护软土地基同时有效的降低软土地基质量下降的速度。修复性控制方法主要是为了对遭受破坏的特定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修复。在预防性控制方法中,若是及时的利用预防性控制在受到环境施加的荷载后河以延长软土地基损坏的速度。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通常会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增强软土地基的经济效益,有许多国家和建设单位利用预防性控制技术,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当软土地基出现问题后就进行修复性控制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要利用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应用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水利建设质量控制及管理体系也愈加规范化,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但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软弱地基等。为有效处理此类问题,必须合理选择软基施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2.1、堤身自重挤淤法

堤身自重挤淤法就是通过逐步加高的堤身自重将处于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外挤,并在堤身自重作用下使淤泥或淤泥质土中的孔隙水应力充分消散和有效应力增加,从而提高地基抗剪强度的方法。在挤淤过程中为了不致产生不均匀沉陷,应放缓堤坡、减慢堤身填筑速度,分期加高。其优点可节约投资;缺点是施工期长。此法适合于地基呈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且工期不太紧的情况下采用。

2.2、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就是把一定量和粒径的块石抛在需进行处理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中,将原基础处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挤走,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一般按以下要求进行:将不易风化的石料(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cm)抛填于被处理堤基中,抛填方向根据软土下卧地层横坡而定横坡平坦时目地基中部渐次向两侧扩展;横坡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最后往上面铺设反滤层。这种方法施工技术简单,投资较省,常用于处理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

2.3、垫层法

垫层法就是把靠近堤防基底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软土挖除,代以人工回填的砂、碎石、石渣等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好、易压实的材料作为持力层。可以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施工工艺较为简单,该法在软土埋深较浅、开挖方量不太大的场地较常采用。

2.4、预压砂井法

预压法是在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常用的排水系统有水平排水垫层、排水砂沟或其它水平排水体和竖直方向的排水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压系统有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当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联合使用时又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基本做法如下: 先将等加固范围内的植被和表土清除,上铺砂垫层;然后垂直下插塑料排水板,砂垫层中横向布置排水管,用以改善加固地基的排水条件;再在砂垫层上铺设密封膜,用真空泵将密土膜以内的地基气压抽至80kPa以上。该方法往往加固时间过长,抽真空处理范围有限,适用于工期要求较宽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处理。流变特性很强的软粘土、泥炭土,不直采用此法。

2.5、振动水冲法

振冲法是利角一根类似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称为振冲器,有上、下两个喷水口,在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先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内分别填入砂、碎石等材料,并分层振实或夯实,使地基得以加固。用砂桩、碎石桩加固初始强度不能太低(初始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股要求大于20kPa),对太软的淤泥或淤泥质上不宜采用。 石灰桩、二灰桩是在桩孔中灌入新鲜生石灰,或在生石灰中掺入适量粉煤灰、火山灰(常称为二犯,并分层击实而成桩。它通过生石灰的高吸水性、膨胀后对桩周土的挤密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空气中的CO2与水发生酸化反应使被加固地基强度提高。

3、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3.1、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要注意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用计算机的技术进行将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水平剪切力、土壤热化、的各方面的因素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水利施工时要将冬天的影响因素算在施工的时间内,要尽量避免因为天气在水利工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影响。

3.2、施工前期,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图纸、资料进行详细掌握,且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在临时设施搭设完成后,需对施工方案进行确定,且进行施工平面图的绘制。确保场地表面处理效果良好,才能为机械设备通行提供便利。按照施工图内对施工阶段各种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进行准确计算。选取旁站监督的方式进行全程质量监督,需对测量结果、钻孔深度等进行严格控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譬如,在施工时发生的情况都要在原始记录中得以体现,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工序都要注明,并采取相关措施和补救方法。这就要求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定,规范施工工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事业发展。如何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确保施工质量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软土加固施工技术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此类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增加使用年限,还能降低工程成本,达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岫桦,王雷. 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 科技与企业,2012,21:198.

[2]蒋松云;堤防工程施工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1期.

[3]彭第;潘殿琦;李海礁;张坤;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上一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课程建构 下一篇:市政道路伸缩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