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编者视野:“写”在“积极语用”节点处

时间:2022-06-25 10:38:45

摘 要:基于“积极语用”的“小练笔”可有“情境续写、内容拓展、方法迁移、情感升华”等类型,以编者视角对其目标审视,以“学”定“教”才是“写”的基点;试从“关注理论”省思经验“回到实践”三个层面多角度地进行探寻,期冀觅得“小练笔”的应然路径。

关键词:编者视野 积极语用 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13-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简称“四者”)(2011版)语文课标与2002“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维度,进一步确立、彰显编者的作用。解读编者的语用观、揣摩编者的语用意图,是阅读教学的应有视角。笔者称之为“准编者视野”。

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词汇之一。积极地听、说、读、写、思,即为“积极语用”,是一种由情感助推的自觉语用,是一种“思视听读说写评”的全语用,是一种突破平庸表达的深度语用 。阅读教学中的“写”――小练笔,作为“积极语用”“深度语用”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当下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回到编者立场:审视阅读教学中“写”的目标

“积极语用”的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非常丰富。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综合“积极语用”最好体现方式之一,其切入角度多是基于文本的几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一句重点语句、一个过渡段、一幅插图、一个课后思考题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积极语用”的高度外显。对《李时珍夜宿古寺》“小练笔”设计范例,进行目标审视,以求得“小练笔”形式的最佳基点。

(一)情境续写型

[案例一]1.数九隆冬, 。2.三伏盛夏, 。3.突然狂风大作, 。此“小练笔”设计依托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创设了三个环境的场景开头,让学生续写,此设计称为情境续写型。

审视:情境续写,温故当新,弱化目标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情”“采”两字,“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小练笔”若“情”“采”合一,教学就会充满智慧。此类设计起点低,坡度小,能迅速地将学生以前的知识储备唤醒,与学生以前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但温故当新,此种续写能力的达成相对于本课的“语用”目标降低了,虚“采”弱“情”,“积极语用”价值大打折扣,致使“追求热闹”弱化目标。

(二)内容拓展型

[案例二]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山风呼啸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皓月当空)根据文中提供的关于环境描写的关键词语来写出对李时珍的感受,属于文本内容的延续,称之为“内容拓展型”。

审视:内容拓展,扣词仿句,夯实目标

此“小练笔”在课文内容上进行拓展,既可写出对人物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融通课文的内容,又可把环境描写的渲染与人物品质联系起来,让技与法、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得到和谐的统一,言意共生,文采合一。从教材的系列来看,每篇都有训练重点,每生都有新收获,夯实目标基础,实现编者意图,一课一得,知识自成序列,“语用”能力自行建构,人文底色越发丰厚。

(三)方法迁移型

[案例三]呈现“小练笔”的四个场景开头,运用下列词语写话。1.太阳落山, 。2.夜幕降临, 。3.皎洁月光, 。4.寺外山风呼啸, 。(A.夜幕 降临 飞鸟归林 隐隐约约 B.露出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C.皎洁 月光 山风呼啸 D.路灯亮了 一条火龙 眨眼的星星)此“小练笔”设计将环境描写的方法由课内引向课外,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称之为“方法迁移型”。

审视:方法迁移,移花接木,提升目标

此设计因内容选择的丰富性,课上时间的紧迫性,使“写”的分量与难度加大,与“小练笔”的“小”的形式、要求发生了矛盾;同时使本课主旨游离,重“采”略“情”,重“文”轻“道”。

(四)情感升华型

[案例四]你想对李时珍说点什么呢?此设计基于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产生共鸣而不吐不快之时的情感表达,属于审美范畴,称之为“情感升华型”。

审视:情感升华,流水无痕,虚化目标

此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李时珍这个人物产生感情的基础之上,酝酿至“痴然如醉”的浓郁程度,思维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待发时机,才会有“情如泉涌”“语如已出”酣畅淋漓的,才会相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令人陶醉的境界。但“此设计”重“情”略“采”,多会出现“干瘪”的言语交流现象,流水无痕,使学生入宝山空手而归,虚化了“语用”的目标要求。

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因课而设,因点而练,或多或少带有“仿写”的性质,其会因教者体会编者意图偏向而使“小练笔”价值目标有所损益,也会因“学情”而有所变化。“目中有人”,才应是编者的初衷、“小练笔”训练的基点。

二、审视编者意图:探寻阅读教学中“写”的路径

(一)关注理论,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找差距

1.把握教材特点,树立整体观。

教材作为载体,是编者、教师、学生对话的媒介,是教与学的基础。教师必须了解、整体上把握教材,走近编者,思考教材提供实施目标的途径,才可能高屋建瓴,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教师必须研读教材。编者意图是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兼顾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利于学生“语用”发展的。全套教材成为一体,分册展现,知识呈现有序列,技能要求有层次。教师要树立教材的整体观,处理好并达成每一课的既有目标要求,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有序并优质发展。

2.言语思维并重,树立全面观。

思维能力与言语能力的发展同等重要。吴永军教授曾指出“深度思维训练的忽略与教材的编写是有关系的”,如苏教版教材四下第7课《人类的“老师”》课后习题5: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此问题只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属于事实性的问题;而设计“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的产品?”问题就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动物与人类有哪些相关的地方,密切联系并实践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综合性创造性的问题能高效地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3.融合“四者”视野,树立整合观。

编者选编的教材是一个对话的媒介,需要“四者”的视域融合,教师整合,才会收到理想的实效。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是一张白纸,自学文本会形成自己的视野,“四者”视野融合形成的最小境域,即学生视野的融合域,这才是“四者”之间可能对话的真正基点。此过程中学生视野的融合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要整体、个人兼顾,编者与文本统领,促使学生视野的融合域形成张力,不断调整并生成新的融合域,选取最佳的“积极语用”练习路径。

(二)省思经验,在应用与操作之中发现切口

1.适度“练笔”,“训练要求”步步高。

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练笔”是进行“积极语用”能力培养的好方式,但不能“喧宾夺主”,应注意“小练笔”训练的频数与时长,且不能是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单纯的机械的“写”的训练,应每次都有新的要求,求质的变化;适度的基于特定目标的训练才是必要的。

2.把握“节奏”,“整体发展”生生慢。

阅读课教学兼备很多教学任务,“小练笔”占用的时间不宜长,量不宜大,面不宜宽,这是由“小练笔”“小”的特征决定的。但必须兼顾全体学生的“积极语用”能力的发展,做到学生接受“面”尽可能大,“小练笔”书写“质”尽可能高,这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需要教者用“慢”的教学思维,把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扎实训练,整体发展。

3.扣准“语用”,“体系构建”密密缝。

当下课堂教学中有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零散与不平衡现象。“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苏教版教材中是一条隐线,编者在选编教材时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其分散到各册的选文当中,这从每册教材的连贯性系列要求中可以发现。因为教师个体对全套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对“语用能力”发展要求缺失通盘考虑,使“语用”能力的培养零散,没有连续性,缺乏联结点;更因为没有“语用”能力发展的量化评价指标,使“教师与教师”“级段与级段”之间割裂,学生的“语用”能力在低谷徘徊。教师一定要基于编者、基于教材,找准学生的“语用”学习点,让学生密密地缝织、慢慢地建构“语用”大厦。

(三)回到实践,在丰富与提升之中找准节点

1.文本与练习:推敲揣摩,找准“小练笔”切入点。

编者在选编文本时,多会编排“课后习题”以达成目标要求。从课后习题切入,是揣摩编者意图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意图”都适合“小练笔”设计以发展“语用”能力。如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钱学森》课后一道练习要求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编者的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倒叙的表达方式,习得谋篇布局的知识,是基于“篇”的要求,若作为“积极语用”而设计的“小练笔”明显是不合适的。当然,每篇课文中的编者意图不唯一,可择意而设,随需而练,并非得是“小练笔”的“语用”练习。

2.单篇与单元:统整提升,契合“小练笔”训练点。

“单元”是编者匠心独运的表现之处,一般都是根据内容编排“主题单元”。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分别是《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前三篇都是写“人”的叙事性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论说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小练笔”的训练点是运用文后习题2中的词语写一段关于人物的典型事例,其编排在后为学生写人物典型事例提供素材,让学生对前三篇课文的人物经历进行“概括”表现“水滴”的精神,既扣住关键词语进行“语用”训练,又培养学生“语用”的深度思维,兼顾了“论说文”选择典型事例作为论据的方法,可谓“编意”深远。

3.学年与级段:纵横比照,提升“小练笔”层次点。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苏教版教材既有不同文体,需要审视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而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也有同一文体的不同类别,需要审视同种文体的不同要求。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天火之谜》和六年级下册的《夜晚的实验》同属写实验的叙事性文章。编者为什么将其编排在不同的年级并且将《天火之谜》编排在前呢?经过比较发现,《天火之谜》写的是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而《夜晚的实验》写的却是四次实验,编者的意旨在“语用”能力发展的要求上有了层次性的提高,在编排上体现了梯度性。再如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与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等单元中的环境描写对“语用”能力发展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苏教版教材中同类文章有很多相似点,便于学生学习,但同时又有不同点,唯有教师体悟编者意图,教出“不同点”,把握“小练笔”的层次训练节点,才能走出“语用”能力发展的徘徊之境,才能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扎实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动态1+4: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