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 第8期

时间:2022-09-26 01:16:30

我们必须有一种深入事物的本质的习惯。这种不断抵达事实的过程,对于我们作文的帮助是非常有效的。实际上,作文最为珍贵的意义即是它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心的本真。此时的“内心”是广义上的,还包括整个世界的内部。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许就在身边,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它们进入思考之中;或许在中国另一片土地上,甚至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这些虽然远离我们,但又有理由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的纷繁和变化,让世界变得更加真实。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始终有一双双或惊恐、或爱怜、或漠然的眼睛在注视。这一切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但并不能阻止生活前进的步伐。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只能停留在时间的驿站中等待一些人去观望。这些人是一群热爱写作的孩子,他们毅然穿过梦境在混乱中抚摸时光的沧桑和柔软,在恍如隔世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生活的真谛。在某个清晨,掀开被子时,发现自己竟变得勇敢了一些。

可能是缘此的既定判断与渴望,我想从众多的稿件中找出一些具备宽阔视野的文章,但大多数的文章只是一味地在自我封闭的情感小屋里伤春悲秋。也许,从任何一个人的角度去看,这确实可以说是给心灵松了绑,“解救”了青春。但是,当我们通过某个平台来共同完成一种申诉的使命时,就能够很清晰地察看到共态:我们是如此的相似。我只能感到深深的失落。尽管对于身为学生的你们而言,生活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强求你们把对整个世界的体验都融进个体的生命意识中,这也不是你们的能力所能够承担的。但我是想说,在释放了自我的欲望和情感的同时,不要忘记想一想:它是缘何而来的呢?

回归到作文的层面上,这很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是否刻意夸大内心的苍白?如果说这些都是内心的自然流露,那么,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精神已经荒漠化了?!于是,对思考的呼唤是及时而必要的。我们只是想通过一种看似十分理想主义的呐喊改变当下作文的现状,并且,按照我们提倡的新作文、个性作文的要求,使更多的校园写作者的感知与认知得到绽现,才华得到闪耀。带着这种心情重新面对那些纷乱的稿件,心中平添了许多坦然与理性。

但还有一些文章,需要得到我们的认同和肯定。方卓春的《沉默者》从记忆的临界点返望曾经碧草芳菲时,而今曲终人散,如烟往事中那些花儿却繁盛如昔。黄伟晶在《山野遗书》中沉静地讲述一段面对大地和自然的经历,如旧电影般呈现一种泛黄的寄托,谁在精神的家园久久远望?邬迪、劳林江的文章指向记忆,李斌探窥这个时代的镜像,而梁俞瑶在落花流水般的现实或梦境中浮现一堂光明,且去听听幻觉斑斓的歌唱,且来看看纯净的《沿着沉睡的枣木轮子》。在另一种可能里,他们作出了微弱但宝贵的努力。在我看来,这些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是一种必需的呈现和习惯。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作文就是对记忆的承认与靠近,与时间对峙并证明一种存在。

但愿我们能够还原青春的激情和创造,为建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而慢慢坚持、坚定。

上一篇:末了,末了 下一篇:行走者,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