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奎答《精武》编者问

时间:2022-07-07 06:49:20

说到李文奎先生的为人,他的同事是这样介绍的,同事们都认为他稳重,有主见,敬业、认真,总之一大堆优点。在淄博时,武协的白志刚老兄对我说:“老李绝对是一个好人,工作认真、勇于担当、讲义气,有人缘。他还以懂太极、谦和、礼貌,对传统武术了如指掌等好口碑闻名。”李文奎与白志刚都是淄博武协班子的成员,这些年,在“班长”焦仁芳的带领下,他们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地把淄博市的武术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使淄博武术成为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并得到国武中心领导的肯定及众多媒体的好评!去年李文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候,表示为了让更多的朋友在享受健康的同时感受安全,他要将自己创编的太极达摩杖推广出来。不管是站在编辑的立场,还是武友的角度,我都双手表示赞同,因为多种形式的健身方式关系着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利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是能解决时下看病贵看病难的好事,不论及技击价值如何,就单凭能祛病这一点就值得大力推广。

问:李老师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您今年多大年龄了?习练武术有多少年了?

答:谢谢!吴主编您好!我曾经在您主编的《精武》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今天能见到您,也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荣幸。我是1960年6月出生的,今年五十周岁了。从十四岁开始习武,算来有三十六年了。

问:您都习练过哪些武功?

答:我从十四岁开始,拜当地老拳师为师,先后习练过低攻拳、少林拳、南拳、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法,以及刀、鞭、棍、杖等器械。

问:您从小就练武术,那么,您是如何喜欢上武术的?

答: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当时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很匮乏,业余时间除了外出挖野菜喂猪,就是听大人讲故事。我的老家自古尚武,大人们在闲暇时间喜欢凑在一起,听村里能说会道者说书、讲故事,其故事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鬼神和武侠方面的,我也喜欢跟随大人们在一旁倾听。受这些故事的影响,我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武林大侠,梦想将来自己也能学得一身武功,成为武林高手,在心灵的深处,也就自然而然地迷恋上了武术。

问:习练武术,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需要常年坚持训练,没有一定的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在您习练武术的这三十六年间,不知道要发生多少事情,人生要发生多大的变化,这期间您中断过吗?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答:您说的对啊,三十六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却是一段不短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我上初中、高中、中专,直至参加工作、成家立业,T作单位几经变更,工作岗位多次调整,在漫长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也有苦恼,但是,这些因素都没有影响我对武术的热爱与追求。可以说,这三十六年间,除了在某个特殊时期,有较短的时间受了点影响外,基本上没有中断过习武。困难都克服了,三十六个春夏秋冬,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问:常年练拳,您不觉得枯燥吗?

答:呵呵,有时也有枯燥感。你想啊,天天练拳,有许多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在练,哪能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啊!

不过,只要有了枯燥的感觉,有了放弃的念头,我就会立即提醒自己。这是对我个人意志力的一种考验,我一定要经得起这种考验。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没有一定的毅力,就会一事无成!练武就是对自己毅力的一种考验与磨练,想到这些,心态也就稳定下来了,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

问:您不仅武功好,而且还具备很高的武术理论修养,对许多门派的武功都很熟悉,真是难得啊!作为一个业余武术爱好者。您是如何达到这种程度的?

答:呵呵。您对我的评价太高了,实在是不敢当啊!从学武术开始,我就对武术理论知识很感兴趣,对听说过的门派,都想了解其相关的拳理拳法,对各个门派的理论著作,我都通过各种途径尽量搜集,然后去阅读学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乐趣。久而久之。就在武术理论上逐渐地有所提高,有所感悟吧。

问:听说您在一些著名的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理论研究文章?

答:不算多,近些年,我先后在《精武》、《中华武术》、《武魂》、香港《武术家》、《武当》等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理论研究文章,基本上都是我的个人练功心得。根据自己的习武练功实践,以及这些年所掌握的一些武术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归纳、提炼。很肤浅,仅供武术爱好者参考、借鉴。

问:太极达摩杖是您独创的吗?

答:是啊。

问:当初,您怎么产生了创编《太极达摩杖》的想法?

答:我很喜欢杖这种器械,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辅助行走的生活用品,又是防身搏击的良好器械。杖者,长者手中之物。在古代,手中持杖的人,除了老者,就是达官贵人等。百年以前,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中,杖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学练了一些相关的武术器械套路,总感到不是很适合自己的口味。于是,就产生了创编一套自己喜欢的杖法的想法。

问:您的《太极达摩杖》是在什么基础上创编的?

答:我的《太极达摩杖》杖法,是融合了少林达摩杖、短棍对练、四门拐棍、太极拳等多门武功的一些招法特点与拳理拳法,从实战出发,按照实战搏击中的攻防转换规律,以及套路演练要求编排而成。

问:《太极达摩杖》的运动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太极达摩杖》的运动风格特点是:内外合一、刚柔并济、舒缓自然、巧妙精悍。在演练中,要求动作沉稳、柔顺,柔若飘鸿,刚如雷霆,快慢相间。攻防自如。既有较强的防身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养生保健价值,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用于健身、养心、防身、娱乐。

问:《太极达摩杖》的技击招法特点是什么?

答:杖法,兼备钩、镰、拐、棍的特点,两头兼用,灵活善变,太极达摩杖的实战技法,主要有劈、砸、扫、撩、点、崩、戳、捣、勾、刺、锁、扣等组成。招法简捷、实用,攻防兼备,指上打下、指左打右,招招相连,环环相扣,招法紧凑、严密,灵活善变。劲力忽隐忽现,虚虚实实,变化莫测。招招针对人体的薄弱部位。“上打头,下扫根,两边截腕,中扎心。捎带攻击膝与喉,插杖崩裆伤敌阴。”

问:《太极达摩杖》的演练要领是什么?

答:太极达摩杖的演练,既要体现出太极拳中正安舒、松合飘柔、柔中寓刚、形神合一的独特韵味,又要贯穿招法精巧、防守严密、攻击凌厉的技击精髓,达到“意动杖随身法灵,攻防自如任意行。人杖合一鬼神惧,柔若飘鸿刚雷霆。杖游周身巧变化,专攻要害不留情。偶遇强敌何所惧,一杖可敌百万兵”。

问:太极达摩杖杖法,是您多年心血的结晶,听说您很久以来不愿意外传,现在您能够把它贡献出来。让它惠及更多的人,我为您的这一善举感到高兴。是什么因素让您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答:我最近接触了不少各界的朋友,谈起我独创的太极达摩杖杖法,他们都比较感兴趣,并动员我把它传播出去,让它惠及更多的人,都认为这也是一种善举。是他们以很高的思想境界点拨了我,触动了我,促使我下定决心,将我的太极达摩杖杖法贡献给社会。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吴主编!感谢《精武》杂志的各位编辑!由于您们的厚爱,才使我有幸借助《精武》杂志这一载体,实现了将《太极达摩杖》向社会迅速、广泛地进行传播的愿望。我的武术水平和修为很有限,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上一篇:韩氏八极小架 下一篇:韩起答《精武》读者问(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