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校审过程控制 确保设计过程质量

时间:2022-06-25 09:06:38

坚持校审过程控制 确保设计过程质量

摘要:针对当前在设计校审中存在的大量“错、漏、碰、缺”现象,本文以过程控制的观点,用过程方法分析了校审过程和与校审过程有关联的诸过程,可能存在造成校审过程质量问题的因素,探讨了用PDCA模式改进校审过程质量的方法,以期达到通过提高过程质量,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校审过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设计的过程控制决定了设计产品的最终质量

当前影响设计质量的问题依然是“错、漏、碰、缺”等设计错误。归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纸及其文字材料中的错、别字;错误的法定计量单位,或者采用已作废的计量单位名词和符号,还有语言叙述中的语法问题、病句等。

二、制图方面的错误,如绘图比例、图示关系、尺寸标注、图例符号、图标栏目和图章、图表上的错误;存在制图不符合有关制图标准,设计文件编制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

三、专业设计方面的错误,如:标准、规范选用不当,有关参数、指标引用错误或不恰当,采用过期的设计标准、规范等;在设备材料的选择上存在规格、型号、材质、数量等属性的表达不完全或表达错误;存在工艺线路、平面布置、定位尺寸、有关标高的确定错误、计算错误,造成各专业之间相互碰撞、走向错误或管道、设备无法安装等问题。

除此三方面的问题外,最常见的是一些低级性错误反复出现的现象、一些明显的错误长期得不到消除。

我们知道,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产品的形成是通过产品的生产过程来完成的,而实现产品的过程质量往往就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重视和抓好过程质量做起,只有以可靠的、可控的和不断改进的过程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贯彻GB/T 19001-2008标准,获得第三方的认证,就是在用“过程”的方法管理质量体系,并获得有效运行的证据,从而获得顾客和其他有关方的信任。

从整个工程设计产品实现的过程看,设计校审(含校对、审核、审定等)过程只是这个大过程中的一个子过程,但它却是设计产品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验证设计成果不可缺少的方法。设计产品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设计校审过程的质量所决定的。校审过程的效果如何,校审过程是否处于有效控制,过程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决定着设计产品的最终质量。设计中产生的诸多错、漏、碰、缺等非方案性错误只能通过严密、细致的校审过程得以消除。此外,在设计评审中产生的重大技术决定与方案完善及有关技术、经济的改善措施也只有通过校审得到验证。

既然设计校审是设计产品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可用过程的原理和过程的方法来解决的。过程方法是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所提倡的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它的宗旨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实现过程的增值,最终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被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即形成过程链。而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的管理,被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方法,它要求组织应系统地识别并管理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更精细,更系统,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影响校审过程设计质量的有关其它的“诸过程”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过程”和“过程方法”。那么针对“校审过程”来说,它 所“输入”的是由设计人初步完成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说明书、相应文表、计算书和专业委托资料等),通过符合资格要求的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对其认真细致的审视、比对、计算,通过校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规范的检查、验证与分析,实现“过程转化”,最终“输出”合格的工程设计文件;而与校审过程有关联的其它“诸过程”对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

1、市场开发过程

成功的市场开发活动应在企业“设计资质”和企业“生产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资质决定了企业承担工程设计项目的范围,生产能力则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合理的工期内完成工程设计任务。通常情况下,企业超资质范围承担工程设计项目,会造成项目设计过程中无法配置到符合要求的设、校、审人员,无法保证项目的实现。而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或因生产经营人员,签订了严重违反工程设计生产周期的设计项目,就会造成工程设计的过程质量无法保证。一般来讲,超资质范围承担工程设计现象比较少见,因为在这方面国家有严格的控制手段,企业不会拿可能受到的严厉处罚来冒险。但在生产能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为迎合市场或顾客的“意愿”而严重违背工程设计周期承揽项目的现象,如在极短或根本无法完成项目设计的时间内提交设计产品。这样势必会对后续过程,尤其是校审过程(无时间安排校审)造成荫患,而影响设计产品质量。

2、设计项目策划过程

设计项目策划过程中与校审过程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是校审人员的配置,一是设计专业间接口的安排。校审人员的配置,主要是在策划阶段为项目设计配置符合校审资格条件要求的校审人员。设计专业间接口的安排,主要是合理地策划专业间作业衔接,分配专业设计作业时间,使项目设计工期在专业间均衡分配,避免造成前松后紧、专业间互相影响等现象。其重点是为校审过程从人员资格和过程条件上提供保证。

3、设计评审过程

设计评审过程影响校审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将设计评审的有关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校审人员,以便校审人员掌握设计评审结果,并在校审过程中验证设计结果。有效的设计评审信息传递,可以防止校审中有关验证的落空。

以上论述,是对校审过程的认识及与校审过程有影响的诸过程的分析。就当前校审现状而言,实际校审过程和与其相关的诸过程所存在过程缺陷,最终造成了校审过程质量问题,这些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设计项目工期不合理,由于设计文件交付时间的限制使得合理的校审时间无法保证。

二是设计项目运行策划过程中对校审人员信息了解不够到位,造成所配置的校审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

三是实际从事校审的人员与项目运行策划的人员不一致,存在实际校审人员资格不符合

要求;

四是校审人员的履职行为没有得到落实,校审人员因设计文件交付期已到或其它原因无法(或者未)履行校审职责;

五是对校审过程控制不到位,疏于管理。

三、校审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校审过程存在的问题,如何来解决,我们可以采取就事论是办法,发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也可以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改进过程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过程方法。用过程的方法解决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需要从不断增强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入手,从坚持持续改进过程做起。而改进过程的最佳途径就是坚持行之有效的“PDCA”模式(方法),即:策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下面,我们通过PDCA方法来分析校审过程及其诸影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改进过程质量。

1、策划(P)阶段

策划阶段涉及的部门和措施有:

市场开发:在市场开发过程要始终坚持在企业设计资质的范围内承揽工程设计项目,要依据企业自己的设计生产能力来确定设计项目工期,提倡签订符合工程设计工期规律的设计合同。要明白企业发展在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市场规律和追求自身效益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市场定位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应坚决堵绝一切可能因设计工期严重不合理造成设计过程质量无法保证,而引发严重工程设计质量事故,影响企业信誉甚至生命的设计项目。从工程设计项目的源头为校审过程提供可靠保证。

项目管理:项目负责人要科学、周密地编好项目运行计划,并重点关注校审人员的配置和专业衔接问题。在校审人员的配置上要了解人员状况及设计生产动态,合理配置符合资格要求的校审人员。在校审人员的配置过程中注意做到,年轻的校审人员与年龄较大的设计校审相结合;工作经验少的校审与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校审人员相结合;工作较粗心的校审人员与工作比较认真扎实的校审人员相结合。在校审人员配置策划阶段尽可能通过合理的人员搭配消除存在的消极因素。在专业间接口关系上要做到专业衔接合理,设计工时分配合理。设计项目运行计划和专业作业计划层次合理。通过合理的专业间衔接与专业设计工时分配,从设计项目运行安排上消除可能存在的某一个专业占用设计时间过长,造成后续专业设计时间紧张的现象。避免设计过程挤占校审过程的合理工期。项目负责人应严格审查项目策划结果,协调各方的关系,提高设计项目运行策划水平。

2、实施(D)阶段

项目管理所(室)、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应做到掌握项目实际运行状况,控制设计过程按计划运行,及时协调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是在专业接口上,要求所有专业严格按计划时间提出委托资料,防止任何无故拖延造成上专业占用下个专业作业工期。对于项目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工期拖延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延误现象应及时沟通,并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办理计划调整手续,以确保校审过程的合理工期。此外,在项目管理中应大力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建立项目信息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使项目设计包括校审在内过程更加透明。

实施阶段涉及的部门和措施有:

应保证实际从事项目校审的校审人员与项目运行策划的安排一致,确实出现由于其它原因需要调换校审人员时应与项目负责人协商一致,并保证所换人员的校审资格符合规定要求。

项目管理所(室):应加强上与顾客,下与项目负责人的沟通,掌握项目运行状况,及时协调项目运行中出现的有关涉及与合同变更与工期变更的问题,保证校审过程按计划运行。此外,在项目管理中应大力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建立项目信息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使项目设计包括校审在内过程更加透明。

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地将设计评审结果传递给有关设计责任方,使参与校审的校审人员及时了解评审结果。应按其职责规定严格监督校审过程,保证校审过程从校审人员资格到校审过程校审人员的职责履行等方面都符合规定要求。

校审人员:要按照体系文件中《校审细则》的规定职责,严格、认真、细致地进行设计项目校审。校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设计校审活动中尽职尽责,要认识到校审人是设计产品质量直接责任人,校审人员在设计文件中履行签字,是在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在工程设计产品的质量上,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3、检查(C)阶段

检查阶段涉及的部门和措施有:

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所(室):在项目设计校审过程中应加强过程和产品监视,及时协调处置过程中发生异常问题。通过跟踪、检查或产品抽查的方式保证校审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技术质量部: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对设计产品的质量检查,评价设计产品的质量状况,对校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和通报。

校审人员资格管理部门:

按照设计产品质量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或利用校审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对校审人员的校审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校审人员的履职能力。提高校审人员资格管理水平。

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有:百分比、数理统计法,可用于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直方图,可用于专业平均每张一号图存在设计问题数量的比较等。散布图,可用于校审人员校审效果离散程度的分析。排列图,可用于校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键程度分析等。

4、处置(A)阶段

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对校审过程监督、检查、统计、分析等手段的应用,对校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依其重要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使校审过程得到改进。对于校审过程比较常见、典型的问题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

针对普遍性的校审效能差,我们可从管理上采取措施,组织、鼓励校审人员学习、研究专业知识,积极研究、掌握专业标准、规范内容,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从专业基础上打牢校审功力。

对于年轻校审人员缺乏校审经验的问题,可采取针对性的校审技巧与方法培训,进行必要的校审方法典型引导。或者指定有丰富校审经验的专家对其进行传、帮、带。

对于产品中经常出现、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可组织相应的质量分析会,把存在问题展示给大家,通过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普遍提高的目的。

对于重大产品质量问题所涉及的校审人员,应建立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经济上的和资格上的处罚。在校审人员的资格管理上加强对校审人员业绩的有效考核和推行动态的资格管理制度。

校审过程中有关问题处置的标准是企业的产品标准、校审人员资格准则、管理体系文件、有关法律法规等,处置的方法应当采用过程方法,采用持续的PDCA循环,不断改进过程效能。

以上是从过程管理和过程改进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保证设计校审过程质量,以期通过过程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目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议 下一篇:论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的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