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制约因素与政策取向分析

时间:2022-06-25 12:20:48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制约因素与政策取向分析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日益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如今的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然成为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稳定的关键,以武汉市为例,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对来自博大科技工业园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的政策建议,以便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为其在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现状 制约因素 政策趋向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是基本脱离农村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尚处于社会结构中第三元状态的“边缘人”。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数量庞大和身份独特而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国家未来发展。

笔者选取了武汉市博大科技工业园作为调查地点,以年龄在16—28岁之间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向来自150名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实际回收有效145,有效率96.67%。调查样本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据此提出具有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概述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概念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1]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年龄在16-28周岁之间,户籍在农村但进城务工居住在城市的新一代的农民工群体。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出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征。目前,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多人,占所有外出务工人数的60%,就业状况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能否真正实现市民化的关键,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环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征

1.就业目标明确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直接从学校步入社会就业,他们外出就业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城市人或发家致富,实现体面就业、体面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理念也相当超前,月生活成本占月工资的75.5%,储蓄观念较弱。

2.择业趋于多元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采取灵活方式就业,就业区域、就业行业和就业途径趋于多元化,找工作主要依靠市场。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农民工就业的行业从事零售业、保险业、物流业等的人数日益增多,行业选择趋向多样化。

3.城市融入快捷化。武汉地区走访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同龄人具有相似的经济价值观,习惯城市工作节奏、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对城市文化、生活方式有着较多的认知和高度的认同。

4.价值观念理性化。新生代农民工对事物的看法普遍基于对社会环境和个人条件的现实认知而非感性的判断。

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个人特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个人特征因素包括年龄,工作时间和风险偏好三方面(表2),根据调查显示,99%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过加班的经历,其中55%的存在拖欠加班费的问题。宏观经济理论[2]指出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随着年龄的增大,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的频率逐渐减少,导致摩擦性失业概率降低,工作稳定性随之加大。此外失业还被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前者指农民工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后者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二)人力资本特征因素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有占43%,[3]尽管如此,他们绝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并不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流程,88%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入职培训,其中有65%的比例认为培训的效果一般,培训回报率不高、参与培训不积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产业,月工资水平总体不高,被拖欠,克扣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现克扣后,农民工往往也不知道怎样维权。

三、政策趋向与建议

(一)制度创新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分配收入。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在充分分析个人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健全法律机制。依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时间等合法权益,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有法可依,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1.就业培训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就业培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存在着培训供给与培训需求不适应、培训成果与就业市场不适应、补贴政策与现实需求不适应、管理体制与工作要求不适应等情况。因此武汉市政府应该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完善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平均公共服务享受等等,而相应的企业应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环境。

2.教育力度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还是偏低,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对于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具有很大的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与吸引力,加大校企合作,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政府努力开展各种用工研讨会,制定人力资源开发实施意见;企业要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搭建成长平台,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 完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

促进农民工就业关键在于社会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政策歧视、灵活就业的政策取向和舆论倡导极大的挫伤了农民工就业的主动性。严重滞后的城市政策、歧视性的工资制度、城市社会的不接纳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可以明确政府责任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入手,促进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从而稳定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改造社会氛围。改善用工环境和加强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辜胜阻.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2008

上一篇:浅谈二氧化氯泡腾片活化问题 下一篇: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