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6-25 08:45:41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摘要:为了适应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形势,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在遵循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以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原则,面临着口语教学策略的挑战。本文从当前大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的一般方法及口语教学对策方面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口语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口语学习

1 大专院校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试行)》特别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参与的口语教学现象仍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未能如期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教学在80年代主要推崇课文加语法词汇练习的方法。到90年代, 新概念, 走遍美国等一批以情景和听说教学法为基础的教材被引进中国,这种教学法强调话语能力是语言结构的根本, 鼓励通过语言场景的学习来培养语言行为能力, 并形成语言习惯。此后, 国外兴起于80年代的交际语言教学进入中国。该方法主要由为代表的一些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在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理论挑战下发展而来。在教学中弱化对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的准确性的要求, 转而更加强调学生如何用目标语言进行原味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上的跨越和沟通。体验英语教学或者叫全语言教学方法, 与交际语言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以学习者为中心, 提倡学生对语言规律和现象的自我发现, 强调互动性。它更为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参与并体验语言的使用, 并在教学中通过任务完成的形式注重对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而体验英语核心理念是: 学习活动始于体验, 然后针对问题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升华产生抽象的理论, 然后再把理论用于新的环境, 产生新的体验, 这种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和深化。

2 改变大专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2.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加强口语教学,提高学生们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搞好教学,最关键一点就是校方应重视,安排保证口语教学课时、人力及教材。近年来,高校本科扩招,英语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都在超课时工作。为了应试,大部分教师忽视课上灵活地组织教学,不能以学生为主体,致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表述能力难以提高。其实学习语言就是要学习交流,一开始练习讲口语出些毛病在所难免,应多鼓励学生练习口语。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能使学生在交往中多使用英语,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应对学生口语练习多加指导,当好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媒介,不仅把学生与所教的材料架起来,还要在口语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同时要客观评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2积极提倡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外语

由于语言本身有不断变化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客观实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就目前情况看,强化口语交际能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一是校领导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语能力。二是注意教材的选择。其内容应由浅入深,新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是针对学生没有用英语交际的习惯,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积极性,在不同场合都愿意用英语进行交流。四是上口语课时应该讲究教学方法,如把学生划为几个小组,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尽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等。

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复述法、小组互动法、班级互动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课堂交流和英语使用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口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2.3拓宽英语口语教学的渠道

口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还是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教唱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进行话剧表演,并设立奖项提高学生来参加这些相关的比赛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办英语派对,邀请外教来参加,学生可以有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感受英语语音p语调,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提升口语能力。

2.4改善教师教学风格

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其领导方式、教学风格、人格特征、举止言行以及教育期望等方面都对学生产生着影响。李比特(R.Lippit)和怀特(R.K. White)在1939年所做的实验结果包含了不同领导方式和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无论是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还是放任自流型,学生对教师的领导的放映均不理想;而民主型的领导方式由于强调集体概念且给予客观点表扬与批评,学生们喜欢学习,希望团队合作,且愿意独自承担某些责任,自主学习。

总之,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是社会之所需、时代之所需;对大学生提高总体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上一系列口语考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尤其是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鉴于此我们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口语考试区别于其他语言技能, 主要是为了达到有意义有内容的交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应着手改变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达到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Bailey K M. 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2]陶友兰.试论通过角色扮演训练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口语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2001,(2).

[3]鄢小凤.论影响交际教学法推行的文化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J],2000,(1).

此文为安徽三联学院2012院级质量工程项目《以英语语言输出能力为目标的语言达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升高中英语写作能力 下一篇: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