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25 01:12:58

ICU危重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ICU危重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早期监测和护理体会,以为日后临床监测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06月至2012年06月期间收治28例危重症并发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19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为21.83%。结论:通过给予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监测,及时发现腹腔间室综合征,通过及时治疗与护理,有效降低危重症并发ACS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腹腔间室综合征;早期监测

腹腔间室综合征是指不同原因引起腹内压造成心血管、肺、肾、胃肠道以及颅脑的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临床实践证明,腹腔间室综合征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病征[1]。当ACS发生后,要是不能给予患者进行早期监测与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致命性的器官功能衰竭。我院对于2011年06月至2012年06月期间收治28例危重症并发ACS患者采取早期监测和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06月至2012年06月期间收治28例危重症并发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1.45)岁。腹部疾病12例,包括肝移植3例,肝脾破裂3例,消化道穿孔3例,肾移植2例,肠梗阻1例;非腹部疾病16例,包括多发性创伤5例,休克3例,胸部疾病3例,妇科疾病3例,药物中毒2例,老年慢性病2例。

1.2方法

给予10例ACS患者行腹腔减压手术;给予8例ACS患者行胃肠减压联合大黄灌肠减压;给予5例ACS患者行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给予3例ACS患者行床边腹腔置管减压术治疗,给予2例ACS患者行二次开胸手术。

2 结果

经过治疗,在28例患者中,19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为21.83%。

3 早期监测

3.1膀胱的监测

对所有的患者均测定膀胱压力,在护理前后都要对患者进行定时的测压,采用16号Foley导尿管植入尿道,使膀胱排空,随后将50mL生理盐水通过导尿管引入到膀胱中,引入的时间要大于1min,且要保证是无菌操作。患者取平卧位,与耻骨联合,为测压零点能在患者呼气末端读取数值。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测量,让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测压的过程中脱离呼吸机,而对于无法脱离的患者要相应减去呼气末端正压的呼吸值,去膀胱压值。避免正压通气与呼气末端正压影响腹腔的压力。

膀胱压与腹内压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可以代替腹内压成为危重患者的监测手段,研究证实了膀胱压是早期监测ACS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腹腔内的压力大于10mmHg,其属于一个封闭的腔隙,不存在骨性结构,一旦腹腔内脏出现水肿或出血时,其压力的增高药比其容积变化的早。多种原因导致腹腔内部的体积增大都会造成腹内压增加,从而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对腹内压的测定监测ACS的关键。

3.2呼吸系统的监测

腹内压升高往往会最先影响到呼吸系统的。但膀胱压升高到15mmHg时,患者呼吸系统的阻力、峰压、平台压就会明显提高。如果临床机械通气出现力学改变,就会使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的情况或患者的SaO2与PaO2下降,因此要结合膀胱压进行监测,防止ACS的发生与加重。

3.3心血管系统的监测

膀胱压升高能对心排量有显著降低的作用,使患者的心率明显加快,降低其收缩压。因此,要在临床上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进行严密的监测,并保证患者的血容量得以有效维持。

3.4肾脏系统的监测

腹内压升高会降低肾血流与肾小球的滤过率,最终造成患者少尿,甚至无尿。因此,要定时监测患者的尿量与尿比重。同时每天还要对患者抽血,以监测肌酐、尿素氮的指标,从而判断是否发生ACS。

3.5中枢神经系统的监测

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ACS患者的颅内压可能会出现增高的现象。因此,医务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情绪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的监测。

3.6肠胃系统的监测

腹内压升高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腹胀的现象,而腹胀就是急性肠胃道功能障碍常见的早期症状。因此,在本次研究中,要严格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通过与膀胱压结合,尽早给予ACS患者行减压措施。

4 护理体会

4.1基础护理

由于ACS患者的抵抗力较低,且进行监测的手段与管道较多,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翻身、活动、促进咳嗽排痰等,并指导患者进食与营养支持,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4.2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面对疾病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消极的心理反应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特点,并让患者接受治疗方法与意义,使患者能够舒缓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4.3胃肠减压与血液净化的护理

保持患者的肠胃降压道顺畅,及时抽吸压力,并观察大黄灌肠后患者的腹部体征、肌酐、尿素氮以及排泄量的恢复情况。同时保持正确的机器操作,按时帮助患者更换置换液,使其血率通道保持顺畅,并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出凝血与电解质等。

4.4术后护理

术后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呼吸等情况。仔细观察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压力、峰压与平台压等力学变化,做好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对切口行加压包扎处理,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并做好鼻饲管的护理工作。继续进行膀胱压监测,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5 讨论

ACS是外科中比较特殊的急腹症类型,其病情发展较快,预后差,导致该病在临床上不易及时诊断出来[2]。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要对该病有充分的了解,加强对其的早期监测,应用科学的治疗措施,仔细观察病情的发展,动态监测患者的腹内压、尿量、呼吸以及肝肾功能变化,同时做好整体护理工作,提高治疗的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潘爱红,于卫华,丁晓芹,艾皖平,刘倩,胡玉莲,高瑛,李慎. ICU危重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10.03(13):52-54.

[2] 李丽.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监护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06(22):55-57.

上一篇:卵巢癌患者术后顺铂过敏抢救治疗护理及外渗注... 下一篇: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