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青花装饰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2-06-24 06:10:26

陶瓷青花装饰的艺术特征

陶瓷装饰艺术中,分为色釉装饰和图案装饰。色釉装饰就是利用各种材料,通过预置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达到预置目标的色彩效果和肌理效果。图案装饰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图案装饰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上彩主要是指粉彩、新彩、古彩、珐琅彩等。青花是釉下装饰的主流,采用含钴较高的着色剂为原料绘制图案于坯胎上,然后施以透明釉,高温一次性烧成。而综合装饰是将任意几种手法进行组合的装饰工艺,在一个器物上可以同时有釉上和釉下的手法,如颜色釉、雕刻、镂空、堆雕。正是由于有这种自由组合的形式,使得陶瓷装饰艺术有了更宽广的表现空间,更自由的语言表达,更有内涵的审美情趣,所以也就有了更为独特的图案装饰美学特征。

青花瓷称为白地青花瓷器。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发展到顶峰。现在把青花分为两类:综合装饰和以绘画为主的装饰艺术。

从历史角度来解析青花的装饰艺术特征。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孕育期。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外,其余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衰败。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坯胎由于采用瓷土叫高岭土的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形变率减少。底釉分为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元代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竹、松竹梅、瓜果等;诗文极少见。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达到鼎盛之后又走向衰落。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是以五彩青花发展到了顶峰。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而近现代的青花则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综合历史的青花装饰艺术特征,结合自己对青花的学习和了解。个人理解是,先总结以绘画为主的青花装饰,其中又分为以中国画中白描为主的纹饰装饰和与水墨画息息相关的写意装饰方向。当然,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表现技法会取得异样的结果,这必须由作者的创作思想决定。青花绘画的装饰与国画的绘画又有着诸多的不同。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写意性更强的绘画方式。在这当中会面临一个在国画中无法类比的问题,因为绘画完成后不能看到最终效果,即青花分水。分水也叫“混水”,业界的说法是出现于清代康熙朝,实际上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我们都能看到娴熟的分水画法,只是这种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个典型特征。这是青花装饰的一种主要技法,根据画面的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由于青花浓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综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逐渐形成以下几点;(1)平色水(平水) 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这种手法多用于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2)水迹纹(浪头水) 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这种手法保持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浓。(3)晕水 根据画意,由淡到浓或由浓到淡,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4)洗水 笔尖蘸的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流畅、痛快。如康熙时青花分水就多采用这手法,一笔下去,色为几种,色度显得非常之丰富。 ( 5 )点水 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起衬托的作用。在民间青花中,青花分水应用更为灵活。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就青花的绘画装饰问题只能作出以上解析。

上一篇:浅淡粉彩山水画的装饰表现技法 下一篇:景德镇市老镇陶瓷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