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江苏卫视总监李响相信电视的力量,以创新思维打造荔枝生态

时间:2022-06-24 09:32:21

对话江苏卫视总监李响相信电视的力量,以创新思维打造荔枝生态

一边是卫视平台的激烈竞争,一边是互联网平台的高歌猛进,如何保持内容创新的品质?如何在借助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坚守电视媒体的阵地?这些,都是以李响为代表的电视人普遍思考的问题。

保持内容的生命力

记者:今年暑假,江苏卫视试水周播剧场,你如何看待周播剧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李响:今年,江苏卫视试水周播剧场,并没有从年头打到年尾,还是在做好幸福剧场的前提下,再针对暑期晚间10点档播出周播剧,导流一部分年轻受众。此外,我们也跟腾讯视频展开合作,成本共担、收益共享。

目前,欧美市场主流剧制作成本达到80-100万/集,超级剧达到200-500万/集,这在中国是很罕见的,且我们的成本70%-80%用于支付演员甚至个别演员的片酬。因此,未来观众和市场对于剧的精良度会有进一步要求,周播剧要摒弃以往的低成本制作,争取达到世界级制作水准。

从商业角度来讲,视频网站可以通过“广告+付费会员”的模式以及多次播放收回成本,但电视台购剧买的只是一轮首播的播映权,并不是其永久版权,因此第一次的广告销售就必须收回成本,但目前内的广告主或广告商们对周播剧还没有形成足够重视,对于卫视而言,周播剧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只是尝试并没有将其作为支撑点。

记者:如今,大IP、大制作、大明星让电视剧的市场价格不断飙升,对电视台而言,购剧成本急剧增加,是否还有盈利空间?

李响:电视剧的价格上涨是由其市场规律决定的,并不是所有贵的都是对的,但贵一定有它的理由,质和价要相互匹配。2016年,江苏卫视的剧场还处于盈利状态。

今年,我们购买了《如懿传》,主要是考虑到市场资源的稀缺性。该剧的导演、出品方、编剧、演员毫无疑问都是有保障的,符合视频网站和卫视共同的价值判断。对于我们来说,与其花三分之一的钱去买不靠谱的剧,不如把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买一个有品质的剧。

记者:今年,江苏卫视密集推出多档音乐类节目,你如何看待音乐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李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娱乐元素可以超过音乐的广谱性。音乐是跨越年龄、种族、国界的题材,老少兼宜,可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而从市场角度看,除了爆款,广告主更希望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类型中得到回报。对于江苏卫视而言,在以往的素人选秀、明星PK、星素对唱之外,我们还通过《端午金曲捞》《盖世英雄》《看见你的声音》《蒙面唱将猜猜猜》等节目探索了更多新玩法。未来,音乐类节目将进入到一个细分的市场。

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思维

记者:在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哪些互联网思维是值得电视台借鉴的?

李响:没有互联网之前电视台没有自己的用户,观众拿着遥控器冲浪,对电视台而言,他们只是一个个的过客。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用户的概念,这不同于之前的观众调查,而是通过宏大的数据量,了解用户喜好、男女比例、学历情况等,更加精准地知道用户需求,更直接地指导创作。只有把观众变成用户,才能让我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成功实现转型,促进媒体融合。

记者:这两年,网络综艺节目不管是题材还是类型上都实现了大爆发,江苏卫视是否会考虑“网动”制作综艺节目?

李响:“网动”要相得益彰,适合双方的平台调性,这是我们合作的前提。明年,我们会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在儿童类节目上进行探索。同时,我们也希望在音乐类节目中不断整合优质资源,选出真正的中国新声音、新力量,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做电视,需要持续投入

记者:卫视之间的竞争没有最激烈,只有更激烈,你如何看待今年的卫视竞争环境?

李响:今年,卫视之间尤其是前五名卫视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胶着、离散度更小。一方面是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平台都在成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说前几年卫视是“各领一两年”的话,今年则是“各领一两月”。在我看来,良性竞争本身是一件好事,电视荧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同时,也将倒逼中国的电视制作水平更接近国际顶尖制作水准。

事实上,目前中国在某一类节目上的制作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团队。比如,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在道具设计、节目呈现等多方面都超过原版节目,版权公司已经在用我们的节目模式推销给世界其他国家。

记者:在你担任卫视总监的两年多时间里,江苏卫视从调整期走向爆发期,请谈谈你的感受。

李响:做电视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需要团队紧密团结,保持创业和创意的激情。这不仅是因为竞争带来的压力,更多的是由于观众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视人要沉下心来,围绕当代社会的痛点和热点进行内容创作,既要在艺术方面有所提升,也要在技术方面达到新水准,更要在制作理念上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做出符合老百姓喜好又能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节目。

我始终相信电视的力量,未来不是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而是双方相互融合,达到共赢的阶段。江苏卫视背靠江苏、立足长三角、覆盖全国,我相信随着经济的整体前进,江苏卫视的未来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2017年,江苏卫视的小目标是什么?

李响:首先,江苏卫视要不断稳固其在中国一线卫视的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创造出更好的环境,为内外部的项目实施提供更多有利条件;第三,打通台内台外的各条战线,包括网络资源和产业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新生态。在新的场景化营销中,帮助观众、客户、平台实现共赢。

(薛少林)

上一篇:类型多元化 “合家欢”有更多选择 下一篇:杨伟东详解优酷“布局类型化、排播自主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