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研究

时间:2022-06-24 08:51:51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 选2011~2012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并将感染细菌分类,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2年后细菌的分布以及药物敏感变化的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G-)依旧是感染菌群的主要部分,其次是革兰阳性菌(G+)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以及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仅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仅对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哌拉西林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升较明显。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人数多,研究其细菌分布,G-所占比例最高,G+以及真菌次之,从药物敏感试验着手来筛选敏感抗菌药物对提升临床疗效,感染率的降低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药物敏感;呼吸内科;细菌分布;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内科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很高,细菌感染在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比例较大。近年,因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显著变化,据耐药性不同,对不同病原菌选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来治疗,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现将经研究、总结2011~2012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1~2012.12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送检数为503份,2012年送检数为551份。

1.2方法 清晨,患者需经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并取深部痰液做为送检标本,亦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来取痰,并将所取痰液放入无菌痰杯中后马上送检。先对病原菌分纯,然后是菌落形态分析,并在革兰染色后进行鉴定。

1.3药敏试验 MIC稀释法选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采用鉴定试卡以及药敏卡标准对ATCC标准菌株进行质量监测,所用标准菌株均从卫生部临床中心采购。鉴定结果及进行可靠性核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选取的是SPSS 17.0。用 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P

2结果

2.1细菌分布 2年内细菌构成比大小关系为G-(2011年229例,45.6%,2012年232例,42.1%)>G+(2011年147例,29.3%,2012年173例,31.2%)>真菌(2011年127例,25.1%,2012年148例,26.7%),而且2012年G+和真菌的构成比较2011年大,P

2.2耐药性分析 2011年和201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为2.21%和0.00%,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分别为10.85%和16.23%,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仅对他唑巴坦(85.24%65.37%)、亚胺培南(69.12%55.53%)及哌拉西林(47.29%32.47%)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升较为明显。

3讨论

结果表明,G-仍占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很大比例,亦多以抗G-药物为主,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等[2]。但分析比较可见,2012年来,G+、真菌感染比例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为患者体质差、年龄大、合并症多、抗菌药物服用史久[3]。因此治疗中也应考虑联合使用抗G+以及真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致病菌,可引发机体很多脏器、系统、部位严重感染。从结果分析表明其仅对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哌拉西林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升较为明显。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以及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仅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目前首选治疗药物仍为万古霉素。

综上,及时提升患者免疫力,病房定时消毒、通风,注意无菌操作,并对患者血、痰样本及时培养,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对提升临床疗效,感染率的降低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玫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及细菌耐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

[2]党斌温,张杰,唐明忠.呼吸病房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谱组成及耐药性的变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

[3]许宏涛,陈东科,俞云松,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编辑/王海静

上一篇:PAMG—1联合HCG诊断胎膜早破及PAMG—1对早产预...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