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时间:2022-06-24 07:53:46

浅析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摘要: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意识、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情景教学、图解分析以及多形式多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00-02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由此可知,数学课程应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对解决问题有益的思路,进而分析并亲自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工作则侧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及掌握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合作,多管齐下,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学习内容结合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喜欢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题目,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插图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出情境图,问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动物园里有多少只黑鸽子和白鸽子?”学生会集中精力从图中寻找数学信息,此时会因学生个体差异产生认知冲突,有的学生回答:“有24只白鸽子,5只黑鸽子。”有的学生回答:“有23只白鸽子,8只黑鸽子。”可以让学生再次验证并进行小组交流,得出一致答案。“那么,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几倍?”于是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来分析,24除以8等于多少?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生活情境呈现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诱发学生质疑和猜想,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图解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因此要使抽象的研究对象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认识隐蔽在事物深层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低年级数学分析题意用到主要方法之一是图解,即利用图形来解释、分析或演算,常用的是实物图和线段图。例如,运用线段图分解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提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就会使复杂的条件简单化,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运用图解策略解题,本质是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一个便于表达题中数量关系的图,这样有助于简化推理和计算过程,启迪解题思路,从数和形的结合上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用图解策略探索解题方法,从题目的实际出发,通过联想、想象和猜想,构造出便于沟通题目内部联系的实物图和线段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三、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即在数学思想支持下的解题思路、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多样化的解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追求每名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思维层次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猜测,提供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例如,分析法、综合法、画图、假设、列表、枚举、倒推、转化、操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找到解题的方法。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讲解描绘得更直观,启发学生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希望可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样的标准下,低年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把重心放在上述三个方向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基本素养,不应墨守陈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教育工作者对低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和功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积极尝试更为科学、更有诱导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教学方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态度,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另外,基于作者能力和教学经验有限,未能涉及探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将是作者未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EB/OL].

http:///pxxx/newsInfo.aspx?pkId=1730,2013.6.

[2]陈淑兰.培养低年级学生感知数学信息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9).

[3]苏巧真.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14).

[4]王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5]张潮涌.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6).

上一篇:中医教育中悟性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下一篇: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