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

时间:2022-08-27 02:35:47

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

摘要:针对目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中由于课程体系不合理、研究生自律性较差、实践性较弱等原因,开展协同创新机制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探讨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中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模式、实践环节方面的新举措,建立一个符合我院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对提高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协同理论;研究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7-02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责无旁贷。继“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任务后,教育部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快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目前国内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实例分析[1,2],结果表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存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技能不足等状况。而究其原因,除了研究生自身原因、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方面等原因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2-5]:

1.培养体制的问题,这是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差的首要原因。我国的研究生选拔培养机制基本上是“严进宽出”,这种制度下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令人堪忧。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6]中显示,截止到2009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跨入教育大国的行列,与美国21世纪初水平相当。我国2001—2006年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与博士研究生基本持平,自2007年起,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略超过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而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一直超过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的相似,在“严进”的同时,未能实现“严出”。同时,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目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大部分省属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跨学科选修课程、方法论性质的课程、相关学科前沿性课程以及创新课程讲座等创新课程,而只有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等,这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这一点在我院的培养中尤其明显。

2.指导老师的原因。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从1978年正式恢复研究生教育开始录取10708人已经发展到2013年计划招收的60.8万,增长了近60倍。这种大规模的扩招,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扩招使导师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客观上导师不能充分指导所有研究生,使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下降。同时,省属高校中的非强势学科专业的导师所主持的大型的、可延续的科研项目不多,在缺乏科研经费支持下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有些导师本身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养不够,因而很难指导学生创新。因而,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合理、研究生自律性较差、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引入协同创新理论,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基于协同理论的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要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学校内部协同创新和校外协同创新两个类别分别进行研究,内部协同创新是在本学院内部以及院系中形成知识、导师等分享机制,建立相近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培养;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学院已有的省级、校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为依托,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中的课程体系。要构建具有宽厚、系统、弹性等特点的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除了公共课、学科通开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开设一些供研究生选修的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前沿性课程,如跨学科课程可以有跨学科分析、工程问题研究案例、项目管理、机械论坛研讨会、法律与政策、财务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受到各个领域知识的熏陶。其次,设立系列化创新课程讲座和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此创新课程最好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学分。再次,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鼓励多名老师讲授同一门综合性研究型课程,如检测技术课程可由学院中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共同承担,使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精华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探究的时间。

2.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中的导师指导模式。推行由2~4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打破目前我院研究生与各个导师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建立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智慧,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够从导师团队中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导师组的形成可根据方向相关性、项目的互通互补等原则,在院领导或校领导协调组织下进行。导师之间的研究方向既有协同性,也有差异性,鼓励形成交叉学科的科研团队。在导师组的培养指导下,让研究生更快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设计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中的实践环节。首先,对学位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尽量采用综合性实验设计,以团队形式进行,明确分工,既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把握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其次,丰富研究生的第二课堂。增大校级和院级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拓宽学生创新的途径。再次,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可选择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与我院的省级、校级优秀实习基地(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科技攻关,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锻炼能力,使他们在理论上的创新能及时得到验证和完善,从而提升应用创新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实际项目中锻炼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同课题组成员之间进行定期交流,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形成更广泛的学术交叉。

本文通过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针对本院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合理、研究生自律性、实践能力较弱等不足,引入协同理论,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协同机制中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模式以及实践环节等措施。这对提高研究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进一步激发起参与科研、技术开发等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对推进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2009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报告[R].2010:26-38.

[2]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3]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4]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R].2012:8-10.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资助(JG1135)

上一篇:引信构造原理多元教学手段应用探讨 下一篇:园林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