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国际经验

时间:2022-06-24 07:00:33

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国际经验

摘 要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损害已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随之而来的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成为各国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总结现有国际和各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损害责任和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尚未完善的法律制度或对现有还不足以处理损害责任赔偿问题的条约或法律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环境损害 责任 赔偿 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为了防止发生污染而造成环境损害,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机构、欧洲委员会、欧共体和国际海事组织等缔结了包括防止油污染,防止飞机、船舶、倾倒、陆源、近海和海底开发等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和赔偿制度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世界上各个国家与地区基于本国的环境保护需要,也对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进行大量的实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国际条约及各国法律对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赔偿主体、责任类型及免责条件、赔偿限额、申述时限、赔偿的财政保障、赔偿诉讼管辖权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

1 赔偿责任概述

1.1 责任主体

1.1.1 一般责任主体

明确定义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人是保证损害赔偿责任制度高效运行的基础。大多数法律政策遵循预警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经营者”和“所有者”确定为环境损害主要的责任主体。因为上述两原则确定了经营者和所有者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去遏制或者减少损害风险的义务,并将采取预防措施的成本内部化。

但国际条约及各国的法律规定对“经营者”的具体定义不尽相同,例如《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对环境有危险的活动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93 Lugano Convention)将“经营者”定义为“进行危险活动的人员”,①而《199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工业事故跨界影响公约》(以下简称1992 Industrial Accidents Convention)则规定“该经营活动或者行为的负责人”为“经营者”。②与前两者不同的是,《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1963 Vienna Convention)还特别将国家纳入“核设施经营者”的定义范围。③

国际条约及各国法律规定中将“所有者”定义为责任人多体现在溢油污染和海洋环境损害事件的条约或法律中。条约或法律中规定的“所有者”,即船东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应对污染损害负责。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69 CLC)将油污损害的责任者确定为船舶所有人;④在《198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船舶运载危险货物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89 CRTD)中规定如果负责运输货物的船东实际控制着船只,船东是责任主体。但如果船东确定没有操控船只,那么责任主体将被认定为承运人;⑤而《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2001 BOPC)对责任主体――船舶所有人的定义相对宽泛,船舶登记人、光船租船人、船舶管理人、经营人均被认定为是船舶所有人。⑥

美国的《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以下简称CERCLA)则规定了最宽泛的责任主体范围,即“潜在责任人”(即PRPs)。潜在责任方包括目前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有害物质释放时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承担运输和排放有害物质责任的人员以及有害物质的运输者。⑦

1.1.2 特殊责任主体

除了上述说明的一般责任主体之外,国际条约和各国法律还规定了特殊的责任主体,包括保险公司、赔偿基金和国家。

多数责任赔偿法律制度要求经营者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赔偿,即强制经营者购买保险,所以保险公司可能成为第三方损害责任赔偿的主体。

为了解决重大环境损害所带来的巨额赔偿问题,部分国际条约设立损害赔偿基金,作为一般责任主体赔偿的有效补充。如《1971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基金公约》(以下简称1971 FUND)设立的国际油污赔偿基金,适用于赔偿金额不足或无法得到赔偿的案例,确保油污泄漏影响的受害者能够获取足额的赔偿。

此外,国家在部分国际条约中也被认定为责任主体。如《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72 Space Objects Convention)规定空间物体的发射国对本国空间物体所造成他国及其人身、财产所造成的损害应负赔偿的绝对责任;⑧《1988年南极矿产资源管理活动公约》(以下简称1988 CRAMRA)也对国家责任进行了相应的规定。⑨

1.2 归责原则及免责条件

1.2.1 归责原则

环境损害的归责是指行为人因损害环境的行为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何原则使其负责。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应以已发生的损害结果,抑或以公平考虑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笔者所整理的法律政策中,大多数国际条约和各国法律规定了民事责任,比较少涉及国家责任。而民事责任主要分为三大类:过错责任(故意或疏忽导致),严格责任(负主要责任但有辩护权)和绝对责任(没有任何辩护权,承担所有责任)。

实施绝对责任和严格责任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极度危害性和特殊性。从法律与经济的角度来看,采用严格责任有以下优点:(1)可建立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主动避免对环境不利的经济行为,并将潜在的损害成本内化;(2)减缓或消除潜在原告的负担,使其免于证明责任人的经济行为与造成的损害之间关系。严格责任的实施明确了环境损害的责任人,并能确保环境损害能得到及时且足额的赔偿,保障受损的环境得以尽快修复。

若某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具有极度危害性,那么该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损害将采用绝对责任,如实行绝对责任的两个核公约《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60 Paris Convention)和1963 Vienna Convention。

虽然多数法律政策遵循严格责任原则,但并不代表对所有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人都应追究严格责任,严格责任原则只针对经营者,对于非经营者造成的环境损害还是实行过错责任。如《2003年工业事故对跨界水域的跨界影响所致损害的民事责任与赔偿议定书》(以下简称2003 Kiev Protocol)规定,“任何人都应该为其非法故意、轻率或疏忽作为或不作为所造成或促成的损害承担过错赔偿责任。”⑩其中,“‘任何人’应该是指除企业经营人之外的任何人,包括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和人。”1969 CLC、《1999年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的巴塞尔议定书》(以下简称1999 Basel Protocol)等也有类似的规定。这表明,在某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领域实行多元化的归责体系。

1.2.2 免责条件

除了绝对责任之外,在一定特殊的条件下,责任人所应承担的严格责任是可以免除的。一般来说,由于经营者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事件,经营者的责任免除条件一般为:(1)自然灾害,通常被限制为“异常的、不可避免的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2)战争或敌对行为;(3)第三方蓄意或严重疏忽的行为。如2001 BOPC规定,若因战争、自然现象、第三方或受害人过失蓄意行为或不作为,或政府及主管当局的过失疏忽所导致的损害,船舶所有人可免除赔偿责任。

此外,部分法律规定了其他一些免责条件。如1993 Lugano Convention将下列行为纳入免责范围之内:(1)因遵守政府的某些特定要求或强制措施所造成的损害;(2)当地环境背景下可承受污染所造成的损害;(3)代表受害方利益并符合法律要求而进行的危险活动所造成的损害。

2 赔偿范围

2.1 损害的界定

“损害”作为国际环境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并无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广泛适用的一般定义,这使得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目前对环境损害较为清晰的认识是:环境损害不包含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害,即传统意义上的损害。因此,环境损害实际上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损害的损害类型,主要通过采用恢复受损害环境措施所需要的费用表现出来。

从环境法的发展历程上看,多数早期的国际条约和国家法律未将环境损害纳入损害的赔偿范围内,只考虑人身及财产损害(即传统形式的损害)。较为典型的例子是1963 Vienna Convention,该公约对“核损害”的定义是“丧失生命、任何人身损害或对财产的损失或破坏”。经过多年的发展,环境损害的定义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得到进一步确认和扩展。该会议将纯环境损害从传统人身及财产损害中剥离出来。该会议召开之后,许多国际条约中均针对环境损害制定了相应的条款。如1993 Lugano Convention规定“损害”包括人员死亡或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导致的任何损失和损害、预防危险活动导致环境损害的措施的费用等(即包括传统损害和环境损害)。《1996年关于海上运送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公约》(以下简称1996 HNS)则规定“损害”包括人员死亡或人身伤害,船外财产的灭失或损害,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措施的费用和预防措施造成的新的损失或损害。联合国的《2006年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和《预防危险活动的越境损害的条款草案》中将损害定义为“对人员、财产或环境所造成的重大损害”,包括:(1)人员死亡或人身伤害;(2)财产的损失或损害,包括构成文化遗产部分的财产;(3)环境受损而引起的损失或损害;(4)恢复财产或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的合理措施的费用;(5)合理反应措施的费用。

由此得出,新制定的条约基本上都将环境损害涵盖于损害的范围之内,扩大了责任人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利于受损环境及时恢复。

2.2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发展

由以上国际环境法案对损害的定义可以看出,早期传统的损害赔偿范围只限于直接的损失,即受环境污染危害而导致现有利益的减损或丧失的实际价值,包括财产的损失、对人身健康和生命的伤害等。而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环境损害逐渐被纳入损害的赔偿范围之内,但对环境损害的赔偿仅限于预防费用、清理费用及将受损环境恢复至原来状态的费用的经济损失。如《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以下简称1992 CLC)规定对环境损害的赔偿限于“已实际采取或行将采取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并将“预防措施的费用和因预防措施而造成的进一步损失或损害”也纳入损害赔偿范围之内。

早期损害赔偿法案并未对纯经济损失以及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进行界定。由于纯经济损失属于环境损害事故使受害者遭受利润或收入损失,由于这类损失不是直接损失,传统的损害赔偿法是不予以赔偿,但现代损害赔偿法一定程度同意纯经济损失也可以在赔偿范围之内。如1992 CLC规定因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利润损失也是赔偿范围之内。而美国1990年制定的《油污法》(以下简称1990 OPA)极大地拓展了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明确将纯经济损失纳入赔偿范围之内,并且明确规定了有关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范围,即“因自然资源的毁坏、破坏、损失或失去其用途而遭受的损害,包括评估损害的合理费用”。此外,美国1990 OPA所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还包括:清污费用、因不动产或个人财产的毁坏或其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而遭受的损害、因损失自然资源的生活用途而遭受的损害、清污活动期间或之后为提供排油引起的新增的或额外的公共服务的净费用损害等。

3 赔偿限额及资金保障

3.1 赔偿限额

由于多数法律制度对于责任的认定均遵循严格责任原则,而严格责任可能引发巨额的索赔,因而将导致严重的财政负担、超额的成本以及投资的减少或经济效率的下降。因此,在大多数法律政策中,尤其是已建立额外基金的条约,通常会对损害事件设定一个赔偿限额。赔偿金的计量单位通常是国际货币组织设定的特别提款权(SDR)。如《修正1996年关于海上运送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公约的2010年议定书》(以下简称2010 HNS)设定船东的最大赔偿限额为1.15亿SDR。一旦赔偿超过这个上限,赔偿将由HNS基金支付,最高可达2.5亿SDR(包括船舶所有人或保险公司已赔付的总额)。部分条约则根据船舶吨位确定赔款限额,如《1976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以下简称1976 LLMC)规定500吨位以下的船只赔款限额是33万SDR,500吨位及以上的船只赔款限额则依照吨位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国际条约及法律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其所规定的赔偿限额相应会发生改变。如《修正1971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以下简称1992 FUND)对单一事件设定的赔偿限额为1.35亿SDR,之后的2000年修正案将限额提高至2.03亿SDR。而该条约2003年议定书建立了2003年国际油污赔偿补充基金,用于补偿按照1992 FUND得不到全部和足额赔偿的受害者,并将赔偿限额提高至7.5亿SDR。

3.2 资金保障

为了保障损害事故中的受害者得到足额赔偿或修复环境所需费用得到足额支付,大部分国际条约和各国法律要求经营者购买保险。强制保险是解决责任人无法提供足额索赔金额的主要解决办法,但存在的问题是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接受那些容易造成环境损害的保险对象,特别是石油泄露、核污染或自然灾害等。为了避免支付巨额赔偿,保险公司可能对赔偿设置最高限额。

基金则是对保险赔偿的合理补充,同时为严格责任体系下的法律制度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基金一般针对那些没有在责任赔偿机制之内的损害赔偿提供第二层的保护。基金主要对以下情况提供赔偿:(1)经营者由于符合免责条件或因时间或金钱限制而无法承担赔偿责任的;(2)经营者由于财力有限,在经济上无法提供足额赔偿的;(3)损害的总损失超过责任赔偿限额;(4)在赔偿款下达之前的过渡期内为恢复损害的环境提供资金。此类基金通常适用于核安全,石油污染和危险物质运输等方面。如前文所述的2003年国际油污赔偿补充基金及HNS基金。HNS基金要求有害有毒物质的进口商/收货人分摊基金,设立国际有害有毒物质基金。当船舶所有人对产生的损失免除赔偿责任或因财务原因无力满足受损方的赔偿要求,或者损害超出船舶所有人的责任限额时,基金对受损方予以补偿。虽然每个基金也均有一个赔偿限额,但多个基金累积起来则可保证足额的赔偿。

4 申述时限及管辖权

4.1 申述时限

虽然经营者对其造成的环境损害负有责任,但为了减轻损害发生后搁置多年的索赔诉讼给经营者或所有者带来的负担,多数法律政策都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追诉期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环境损害而受影响的人可能失去对责任人提讼的权利。因此,法律规定受害者应在一定期限内对经营者提讼或索赔请求。

根据损害类型及导致损害发生的行为类型,不同的法律政策所规定的追诉时长差别较大。比如1999 Basel Protocol规定应该在损害时间发生后的十年内或者是索赔人在已知或应知损害的五年内提出索赔。与之相类似的条约是1993 Lugano Convention,其中规定了索赔人在已知或应知损害或已确定责任人的三年内提出索赔,且在任何情况下,自损害发生之日起提出索赔请求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年。而1972 Space Objects Convention规定一个相对较最短追诉时限,即必须在损害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年内提出索赔。

随着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修订后的条约对追诉期限的规定可能发生变化。如1960 Paris Convention和1963 Vienna Convention规定了十年的追诉期限,而《修正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以下简称1997 Vienna Protocol)和《修正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的2004年议定书》(以下简称2004 Paris Protocol)将针对死亡或者人身伤害的提出索赔期限延长至三十年。此外,核损害责任赔偿条约中,若索赔人在已知或应知损害或者已确定责任人,国家有权利将追诉期限缩短至不少于三年(1963 Vienna Convention)或不少于两年(1960 Paris Convention)。

虽然国际社会对于损害赔偿诉讼的追诉期限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但从现存和拟议的国际条约中可知,追究损害责任的最长期限一般不会超出损害事件发生之后的三十年。需要强调的是此追诉期限仅适用于受害者在未知损害发生的情况,若受害者已知损害发生或已确定损害责任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类索赔的追诉期限一般应为三年。当然,也存在个别例外情况,如《1997年勘探与开发海底矿物资源造成油污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1977 Seabed Mineral Resources Convention)(只有12个月)、1999 Basel Protocol(5 年)。

4.2 管辖权

跨国污染损害索赔诉讼首先涉及到管辖权问题,即哪国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或权限。管辖权的确立是审理跨国环境损害索赔案件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利益攸关。

若在某国领土和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事故,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权一般归属于三类国家的法院:污染事故发生地国法院、损害发生地国法院、被告的惯常居所地或主要营业地国法院:

(1)管辖权授予污染事故发生地国法院。常见于核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危险物跨国运输损害责任公约,如1960 Paris Convention(参见第13条第1款);1963 Vienna Convention(参见第11条第1款)规定对于与核事件所造成的核损害的有关诉讼管辖权仅属于发生核事故所在地的缔约方法院。

(2)管辖权授予损害发生地国法院或采取预防和减少损害措施所在地法院。常见于油污损害赔偿及海上运输危险品相关的责任公约。如1969 CLC(参见第9条第1款)、1972 FUND(参见第7条第1款)、2001 Bunker Oil Pollution Convention(参见第9条第1款)、1996 HNS(参见第38条第1款)都规定,当某一事故在一个或多个缔约方的领土(包括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中造成了(污染)损害时,或者在这种领土(包括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采取了预防或减少(污染)损害的预防措施时,针对船舶所有人、保险人或者其他为船舶所有人的责任提供财务担保的人提起的索赔诉讼应当仅在这种缔约方的法院提起。

(3)管辖权授予被告的惯常居所地或主要营业地国法院。如1989 CRTD(参见第19条第1款)和1993 Lugano Convention(参见第19条)均规定被告惯常居所地法院拥有管辖权。1999 Basel Protocol(参见第17条第1款)则规定被告人惯常居住或在其从事主要业务的缔约方的法庭对索赔诉讼拥有管辖权。

若事故发生在任何缔约方的管辖范围之外,各条约规定的主管法院则有所不同。比如,民用核领域的2004 Paris Protocol(参见第13条第3款)、《1997年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简称1997 CSC,参见第13条第3款)确立了造成事故的核设施所在国(或称为设施国)法院的管辖权。而1996 HNS(参见第38条第2款)则规定若事故造成的损害完全在任何缔约国的领土(包括领海)之外,则可向船舶注册地或者悬挂其国旗的缔约国、船舶所有人常住地或其主要营业地的缔约国或船舶所有人已建立赔偿基金的缔约国提讼。

由于多个条约同时规定了数个国家法院具有管辖权,易导致管辖权冲突的情况。一旦发生冲突,有多种解决的办法:缔约国协议管辖、最亲密原则(即管辖权属于与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缔约国的法院)以及受害者自行选择等。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学术界和管理界的努力下,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法律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涉及单一行业到覆盖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过程。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法律制度的设立有效地明确了导致环境损害的经营者和所有者所应付的法律责任,为因环境破坏而遭受损害的居民们能得到有效补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虽然当前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法律制度正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法律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问题或缺陷:

(1)尚未有部分国际条约未明确规定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条款。尤其是部分制定年代较早以及尚未生效的法律应增补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的相关条款,并区别于传统损害独立成章。

(2)覆盖面不广。现行法律制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如核污染、溢油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对于符合规定或正常操作所导致的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问题较少涉及。换句话说,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理应涵盖专业性不强且不接触有毒有害或危险物质的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问题。

(3)国家责任不明确。虽然1972 Space Objects Convention 和1988 CRAMRA对国家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还需把国家责任纳入更多环境损害责任赔偿法律中。《2006年危险活动引起跨界损害的损失分配草案》涵盖了国家责任的内容,该草案规定了国家应该承担的补充赔偿责任,但该草案尚未生效则说明了仍有部分国家并不愿意承担他们认为是企业或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4)法律条款规定内容不一致。多数法律条约中对赔偿的追诉时限、赔款限额及管辖权不一致,极大降低了损害赔偿问题的效率。至少在赔偿的追诉期限上应达成一致,而赔款限额则可按照各个地区不同的标准来制定。同样,在管辖权的问题上,国际性与区域性的条约应尽量与各国国内法协调并保持一致,以避免或减少由于管辖权归属问题而带来的冲突。

(5)部分法律条约尚未生效。各国际组织和机构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共同探讨某些条约和协议未生效的原因,并鼓励各国加入协议,成为其缔约国。

综合考虑存在问题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集各国际组织和相关专家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现行制度存在问题,收集相关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出台一套综合性的环境损害责任法典,明确提出制定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相关法律制度的指导方针及建议,使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或修订相关条约或法律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的稳步发展。

注释

① 《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对环境有危险的活动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第2条第5款.

② 《199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工业事故跨界影响公约》第1条第5款.

③ 《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第1条第1款、第3款.

④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1条第3款.

⑤ 《198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船舶运载危险货物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5条第1款、第2款,第6条第1款.

⑥ 《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1条第3款.

⑦ 《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第107(a)节.

⑧ 《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第2条.

⑨ 《1988年南极矿产资源管理活动公约》第8条.

⑩ 《2003年工业事故对跨界水域的跨界影响所致损害的民事责任与赔偿议定书》第5条.

[11] 《2003年工业事故对跨界水域的跨界影响所致损害的民事责任与赔偿议定书》第4条.

[12]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3条,《1999年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的巴塞尔议定书》第5条.

[13] 《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3条第3款.

[14]《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对环境有危险的活动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第8条第4款、第5款.

[15]《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第1条第11款.

[16]《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对环境有危险的活动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第2条第7款.

[17] 《1996年关于海上运送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公约》第1条第6款.

[18]《2006年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原则2第1款.

[19]《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第1条第6款

[20]《1990年油污法》第1002节第2款.

[21]《修正1996年关于海上运送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公约的2010年议定书》第7条第1款.

[22]《1976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第6条第1款.

[23]《修正1971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第6条第4款.

[24]《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议定书》2000年修正案.

[25]《修正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的2003年议定书》第2条.

[26]《1999年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的巴塞尔议定书》第13条第1款、第2款.

[27]《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对环境有危险的活动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第17条第1款、第2款.

[28]《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第10条第1款.

[29]《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第8条第1款;《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第6条第1款.

[30]《修正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第6条第1款;《修正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的2004年议定书》第8条第1款.

[31]《1963年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第6条第3款;《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第8条第3款.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修订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 李伟芳.论条约中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J].法学评论,2009.

[4] IOPC Funds. How Much Compensation Will Be Available[EB/OL].2013. http:///Pages/TheConvention.aspx.

[5] 何艳梅.论跨国污染损害索赔诉讼的管辖权[J].河北法学,2010.

[6] 宋怀强.解析《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原则草案》[J].法制与社会,2010.

上一篇: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议电子化评价的文件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