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03 06:02:03

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60例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午3月4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结果]40例患者2个疗程痊愈出院;1 8例足溃疡面积愈合,2例明显缩小;1例趾甲合并有真菌感染者治愈;1例双足大面积溃疡化脓并伴有坏疽,因病情较重最后截肢。[结论]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治疗尤其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并按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医患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意识就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 、治疗护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共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5~68岁,平均64岁。19例下肢感觉异常,严重的对冷热、疼痛等不能感知,18例发生足溃疡,2例趾甲合并有真菌感染,l例双足大面积溃疡化脓并伴有坏疽。

1方法

1.1足部情况观察:每日检查足部,观察皮肤表面是否有水泡、擦伤、裂口、皮肤色泽及温度.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则皮肤将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提示病情加重。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则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1。

1.2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采用口服降糖药和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并同时配合下列方法:减轻溃疡部位的炎症采用营养神经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机械垫付、抗炎等措施;创面处理采取清创后用生理盐水3~12ml加胰岛素3~12u做药物纱布湿敷创面,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加丁胺卡那加胰岛素浸泡12~25分钟。

2护理

2.1加强饮食指导。积极配合医生为60例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向患者说明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根据患者标准体重和活动强度算出总热卡,三餐合理分配,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能够均衡的摄人。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及口服药物54例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6例患者使用了胰岛素[1]。

2.2适宜运动锻炼。指导60例患者适当运动,并让病人知道运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足最经济,风险小的一种方法。运动有利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并改善小腿和足部的血液循环。病人坚持适当锻炼增强了体质,有效地控制了血糖。

2.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温水泡脚,水温以38~40℃为宜,时间为5-10分钟。洗脚宜用中性肥皂不要用刺激性肥皂,洗脚后宜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白色毛巾将脚轻轻地擦干。擦干后可以做足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2。足部理疗时防烫伤。每天还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剂。注意经常变换,经常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2]。

2.4未发生溃疡的局部护理本组40例患者未发生溃疡给予局部护理。嘱病人每日洗脚,加强皮肤护理,嘱其穿着宽松鞋子,袜子应该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松软暖和,袜口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并保持袜子清洁干爽。皮肤搔痒时切勿用力搔抓,对局部红肿.发热尚未形成水疱、溃疡者要卧床休息,限制行走。局部保持清洁,防止受压,避免冻伤、创伤、烫伤。糖尿病患者平时不要穿托鞋,最好不要穿凉鞋。

2.6对皮肤溃疡者的局部护理本组18例溃疡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保持创面清洁,用中性肥皂清洗干净后盖无菌纱布。有感染的伤口,应对坏死组织进行清创,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必要时经医生会诊确定是否做切口引流或脚趾切除[3]。

2.7足部真菌及坏疽的护理本组各1例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给予足癣患者用克霉唑软膏涂沫;给继发感染的足癣者应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每天洗脚1~2次,擦干后外用消炎药膏及纱布包裹,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对于湿性坏痘要保持深部窦道引流通畅,且不宜过分冲洗,以免细菌沿肌腱、肌膜间隔蔓延扩散。对干性坏疽的处理:在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局部选择654―2、苯妥英钠等局部贴敷,促进肉芽生长。1例霉菌患者治愈;l例坏疽病人截肢.

3结果

经临床给予降糖、抗感染、饮食疗法、营养神经及对局部皮肤加强护理,健康指导。38例患者2个疗程痊愈出院;18例足渍疡面积愈合,2例明显缩小,l例趾甲合并有真菌感染者治愈。1例双足大面积溃疡化脓并伴有坏疽患者因病情较重截肢。

4讨论

本组60例病人应用上述方法进行对症处理后其中38患者2个疗程后痊愈,足部及脚趾功能恢复正常。18例溃疡的病人经换药后3~16周其中16患者痊愈,足部及脚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截肢和截趾。其中感染清创期2~5周,血糖控制越好则伤口清创期越短;肉芽组织生长期1~2周,上皮组织修复期是l~2周,少数病人软组织及皮肤大面积坏死缺损者,上述时间明显延长。1例趾甲合并真菌感染者经对症治疗痊愈。l例坏疽者截肢。据报道糖尿病足截肢率仍高达2%,本组病人截肢率为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1。如何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让病人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病人满意、生存质量提高,这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护理工作不仅要配合专科医生系统的治疗,还要从细节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只有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才能去更好的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更好的监测病情控制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亚芬,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6):124-125.

[2]叶晶,陈利群,白姣姣,杨中方.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运动锻炼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4):77-79.

[3]蔡志梅,蒋莉燕,秦伟丽,易凤珍.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4):376-377

上一篇: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