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

时间:2022-06-24 04:08:27

改造我们的学习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从懵懂学童到耄耋老人,人类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孜孜以求科学的学习方法。从“第五项修炼”到“第七项修炼”,从“学习的革命”到“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家庭”,从 MBA、EMBA的风靡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的爆炸式增长,从公司老板纷纷给员工指定用书到“成功学”、 管理学”书籍的泛滥成灾,我们似乎步入了一个“学习王国”。

然而,这种一窝蜂、赶时髦、追求“新概念”的学习景象无一不凸显出浮躁。在这种虚假繁荣的学习景象背后,是敬业实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严重短缺,是高学历者无“用武之地”。教与学的不对称,学而不致用,都在严重损毁着国民的学习质量。

曾写过一篇批评不良学风的著名文章,叫做《改造我们的学习》。他为那些不注重深入中国现状,不注重研究中外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实际应用者画了一幅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他严厉斥责三类人:只知背诵马列词句,徒有虚名并

无实学者;只知生吞活剥外国经验,充当留声机者,这类人崇尚空谈,却忘记认识和创造新事物的责任;不针对实际问题对周围环境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而信口开河者。当前我们这个社会普遍笼罩着一种浮躁、轻狂、虚无的氛围,日益侵蚀着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以下几种现象尤为严重。

一曰光学不练,坐而论道。大道理、口号满天飞,渊博的知识和学识主要应用于“侃”而不是“干”。对书本知识生吞活剥,满足于装点门面,附庸风雅地累积“谈资”与“侃大山”的素材。很多人的“所学”并未落脚在“所用”上,或不能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读一本书不能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二曰不注意从日常工作中总结问题、规律和改进措施。有很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件活干了十几年,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而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留心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从中提炼和总结工作方法,工作一两年即获取了他人十多年的成果和经验。三曰缺乏“照镜子”的精神。把学到的一点知识或经验拿来当成教育别人或评论他人他事的工具,却不知道审视自己对学习成果的应用程度如何,自己的差距又在哪里。这样的人对别人取得的成绩不以为然,却以评论他人的错误和失败为一大快事,极少对照分析别人的失败在自己身上重演的各种可能性。

四曰不注意检讨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教训。一方面人们大都喜欢为失败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另一方面人们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一些最常识、最简单的错误。同时,不容易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消化和容纳,并适时调整或纠正,反而简单地视之为嫉妒或者故意挑刺、不怀好意,结果去了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永远没有进步。

五曰学习与思维的空间自我封闭、自我萎缩。简单地用“绝对正确”、“肯定不行”或“必定如此”来轻易地对周围的事物给出判断性结论,而不去周详地考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大量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新变化,不能敏锐地意识到信息爆炸时代所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偏激地固执己见,妨碍了挖掘和发现创新的可能性。

一个人一生当中能用于读书、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又并非都能学以致用,或者说并不能完全回答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同时绝大多数人常常舍近求远,把学习过于复杂化、神圣化,丢掉触手可及的学习机会,即每天工作中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每天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嗅和所做都是学习的通道。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机会。例如和他人的每一次谈话,在报纸上看到的每一条新闻,走在大街上的每一次际遇,去外地的每一次旅游都是一次学习体验的机会,每一次体验都可以成为MBA案例,可以无限引发你的深入思考,拓展你的想象空间。

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学习机会,每一天至少有一个对某个人有用的机会,每一天的某个机会可能就是前所未有,也绝不会再来的。对于有的人而言,每天的工作场景就是MBA课堂。每做一件事都注意从中找出规律和科学的方法,运用MBA思维进行分析解剖,将学习视作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学习素材信手拈来。而对另外一些人而言,把生动丰富的工作内容当成累赘,漠然视之,对今天的工作总要算计明天的得失,每天都与学习机会擦身而过。殊不知,当你忙于斤斤计较,把多干活、干好活的机会推给他人的同时,也就把学习机会让给了他人,平白耗费了每天唾手可得、多姿多彩的学习机会。

一个天才善于发现这些常常蕴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学习机会。牛顿由苹果从树上掉下的现象中发现了地心引力,瓦特受蒸汽顶起水壶盖子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是潜心研究、细心观察的结果。数学看似乏味枯燥,却能从中发现美感,甚至感悟出哲学思想,这并不是因为简单的因果推导或数学关系,而是因为在数学的解题、研究过程中,就已广泛应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联想、猜测、推广、限定以及抽象、概括、演绎和证明等等的思维方法,并在解题的逻辑、推导的形式中展现出数学公式应用的美妙之处,这就是触类旁通的结果。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点点滴滴都可当成学习素材与研究案例,当工作与学习达到高度融合的境界时,就能使你不断积累经验、创造并扩大学习成果。

陈鸿桥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从事资本市场工作二十余年。历任深圳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曾兼任全国最早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理事长。著有专著《新产业 ・ 新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6节科学管理课》(人民出版社)、《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与案例》(中国青年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动车所与动车组维修 下一篇:极限运动的管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