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急性嵌顿痔99例

时间:2022-06-24 02:21:16

中药熏洗治疗急性嵌顿痔99例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6-0068-02

嵌顿痔是因劳累、久坐、过食辛辣、便秘或腹泻,使内痔或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脱出肛外不能回纳的一种疾病,属肛肠科的急症,中药熏洗以其良好的疗效和易接受的实用性,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方法。笔者于1997年2月~2006年7月间,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9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9例,男53例,女46例,年龄21~87岁,平均42岁;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2~85岁,平均41岁。就诊时间均在发病1~5年内。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患者均有剧烈疼痛,肿物脱出不可回纳,痔核体积增大、水肿,血栓形成,全部病例拒绝早期手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药熏洗剂坐浴。药物组成:苏木30 g、芒硝(溶)100 g、川草乌各12 g、红花15 g、川椒15 g、五倍子30 g、白芷30 g、升麻30 g、葛根30 g、冰片15 g,将上药煎药液约2000 ml左右倒入盆中,加入冰片、芒硝溶化,趁热先熏,待药液稍微降温后再坐浴20 min,坐浴过程中用手轻轻按摩嵌顿的痔核,每天1剂熏洗3次,7剂为1疗程,熏洗坐浴后给予外敷消肿膏。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液坐浴,然后外敷消肿膏。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脱出、嵌顿之内痔回缩及肛缘水肿、血栓肿块缩小程度≥2/3。有效:症状改善,脱出、嵌顿之内痔回缩及肛缘水肿和血栓肿块吸收达1/3~2/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脱出、嵌顿之内痔及肛缘水肿、血栓肿块缩小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3 典型病例

张××,男,45岁,因肿物脱出,疼痛剧烈,行走困难1 d来诊。检查:肛管外翻、肛缘水肿、截石位1~3点、7~9点、10~12点位,痔块内瘀血明显,呈暗紫色、质硬、触痛明显,齿线沟消失有渗血。诊断为急性嵌顿痔。即刻手法复位,给予中药熏洗剂5付,先熏洗后坐浴,每次20~30 min,然后外敷消肿膏每天3次,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等。5 d后来诊,肛缘水肿消退,嵌顿痔核全部回缩,疼痛消失,继以2付洗剂,巩固疗效,随访1月未见复发。

4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嵌顿痔大多因酗酒过度、过食辛辣致燥热内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或劳累过度,妇人生育致气虚,引起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无力摄提回纳而致。中药熏洗是我国的传统疗法,早在《证治准绳・疡医》论述该法时写道:“淋洗之功,痈疽初发,则宣拨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延蔓,洗之则收,殷紫黑,洗之红活,逐恶气,祛风邪,除旧生新”。中药熏洗坐浴,利用热力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而发挥药理作用。芒硝清热散结消肿,攻坚祛瘀。苏木、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川草乌、川椒、白芷、温经、止痛,祛风湿,升麻、葛根、补气升提摄纳;五倍子,收敛固脱,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清热散结,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效。外敷消肿膏患处有清凉舒适,滑润不涩感,加速了痔核的消散。此法痛苦小,疗程短,见效快。从现代对痔的治疗观点来讲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病人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131.

(收稿日期:2009-05-07)

上一篇:少腹逐瘀汤为主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79例... 下一篇: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