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4 01:41:44

浅谈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流行音乐资源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对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释,提出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资源;小学音乐;应用

“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现今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矛盾在小学高年段音乐课堂中一再上演。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让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上音乐课呢?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例如,内地歌手高枫的《大中国》采取了北方秧歌音调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广泛流行开来,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儿童,都能唱上几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堂上闭口不唱流行歌曲,其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2.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性和时效性不足的特点

打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书上的确有我们已经认为是流行音乐的歌曲,如,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国内优秀的创作歌曲《同一首歌》《大中国》等,这些歌曲内容健康明朗,歌词清新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的确是优秀的流行音乐代表作,但回顾这几首流行歌曲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好像都已经是20世纪流行的音乐了,而学生渴望的流行音乐是时下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

二、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品味流行音乐旋律,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小学高段学生喜欢听的课外流行歌曲大多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篇幅短小、风格新颖,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能非常自然地带给他们音乐审美的体验。比如林俊杰的《江南》,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了江南水乡美丽的人文景观,令人心生向往。这些歌曲都能成功地把他们的对流行歌曲的注意力从那些描写情爱的歌词转移到了对音乐旋律的欣赏上。

2.挑选流行音乐内容,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1)亲情、友情和对人类的博爱。如,韩红的《天亮了》――表述了父母在灾难中为了给予孩子第二次生命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2)爱祖国、爱家乡。如,孙楠的《红旗飘飘》――高亢嘹亮,发自内心地对祖国、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3)磨砺意志、实现理想。如,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3.链接流行传统音乐,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面对民族、古典和流行音乐,我们要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守旧,想方设法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牧歌》是一首内蒙古民歌,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展示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美丽、牛羊成群的壮美景象。但是由于这首乐曲是纯人声演唱,没有伴奏,且曲调悠长,学生会觉得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在中间穿插了同样具有内蒙风格的流行歌曲――腾格尔的《天堂》。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极具现代感的伴奏效果,那跌宕起伏的蒙古音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听觉。

总之,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不断培养发展而生成的,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传华.通俗音乐美学探析[J].中国音乐学,2011(02).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下一篇: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