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课的导入艺术

时间:2022-06-23 09:36:00

浅析德育课的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德育课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因此,精心设计好这一环节,对于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不可小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这一环节。

一、导课应遵循的原则

1.紧密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导入新课应与课堂所受内容紧密联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它最终是为课堂教育服务的,所以必须紧扣课堂教学内容。

2.启发性原则。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入新课时,应针对学生“求新”、“求异”、“求真”的心理特征,提出一个个令人发思的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时间性原则。

导入新课,它只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不是主角,所占的时间也不宜过多,一般以3-5分钟为适。否则,容易喧宾夺主,甚至会产生负作用。

二、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课方式

1.以诗导课,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使他们及早进入角色,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讲述“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听流沙河的诗《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含义深刻的诗句如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心田,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沉浸于对美好理想的遐想中,这时,我及时点拨,导入新课,起到了激思、先声夺人的作用。

2.直观导入,培养兴趣。

采用直观导入新课,能促进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概念有机结合,从而减少其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容易地领会和接受知识。如我在讲“质量互变”这一原理时,事先准备好一些谷子,上课开始时,我先拿出一粒谷子放在讲台上问学生:“这是多少谷子?”学生回答:“这是一粒谷子。”我把谷子一粒一粒地堆放在一起,再问学生:“这是多少谷子?”学生回答:“这是一小堆谷子。”我接着继续追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然后,我一边分析,一边讲解,因势利导,这样便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了新课的教学中去了。

3.数字导入,一气呵成。

在德育课教学中,有时为了说明某种观点的正确,常常要引用许多数字,但在教学中引入过多的数字,往往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何才能使数字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最终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常把数字进行夸大或对比,并在一开始上课时便提及,从而加强学生的印象。如在《法律基础知识》中讲到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时,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出生2000多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月出生170多万人,每天出生57000多人,每小时出生2375人,每分钟出生40人,每3钟就有2个婴儿出生。今天,从我站在讲台上讲课开始,到下课的45分钟的时间,将有1800个婴儿呱呱坠地,在讲述时我运用了“夸大”手法、数字的导入,一气呵成。讲完后引来学生的一片笑声,在笑声中学生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下面新课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4.以画点题,导入新课。

漫画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以漫画作为导入,能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如我在讲解《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之前,就通过漫画展示进行导入。以漫画为切入口,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从漫画中引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即市场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从而使学生产生急于想了解这一“弱点和缺陷”的欲望,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学习新知识上来,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5.设疑导思,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一开讲,教师提出疑问,能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启迪他们积极思考,导入新课。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一课时,我问:“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是啊,这个问题问到学生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教师应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适时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6.冷话热说,缓和气氛。

冷话热说是教师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把一些应板着面说的批评的话以一种充分理解的态度说出,并要求学生改正,常常有针对全班和针对个别学生这两种情况。

德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遇上闷热天气,学生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上课。碰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可不加理睬,也不可在上课一开始就斥责,否则会影响学生接下来学习的情绪,此时,我会微笑着地对学生说:“看大家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教师实在是太同情了。你们一个个都累得趴在桌子上了,我不由想起一句话:叫做睡着了还准备来上课。(引来学生的哄然大笑,话锋一转),不过,教师更希望看到的是(故意把声音拖长,学生会齐声说)――上课不睡觉。”在这样的笑声和回答声中,学生一个个都来了精神,既缓和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下次去上课,睡觉的情况几乎绝迹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不仅在导入时可用,在课堂结束时也可用,关键是一个“热”字。但这种导入法不能经常用,要因时因地地用,毕竟课堂导入是为新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仅仅只有上课的热情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是不行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导入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只有与其它形式相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同时,课堂导入语多种多样,与教无定法一样,课堂导入语的选用最主要的是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我们深入研究课堂导入艺术,掌握其内在规律,并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就能不断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上一篇:论个人魅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抓好电工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