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23 05:58:44

就业指导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汪健(1963―),男,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摘要:就业指导是实现教育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重要条件。如何构建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就业指导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要求,讨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教师讲解、模拟招聘和现场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党的十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岗位呢?笔者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个人经验,对就业指导方法作一分析。

1教师讲解

采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对政策性、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课程进行直接的讲授,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及意义、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就业准备等相关理论。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国际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本校相同专业学生近年的毕业去向。教师可引导学生定期对自身水平进行客观的剖析,明确就业方向,明晰日后所从事的职业对自身的要求,从而知己知彼,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为自己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在就业准备方面,包括学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学生将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利于自身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教师可通过鼓励和树立榜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2模拟招聘

就业指导是一门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模拟招聘这种实践平台是就业指导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模拟招聘这个实践体系,尽可能地把就业指导放到实践的平台上去演练,让学生对求职择业的过程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经验。一方面老师要精心组织模拟招聘,另一方面学生要勇于参加,要把模拟招聘作为真正的招聘来演练,力求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模拟招聘要求学生事先对模拟单位及岗位有所了解,准备好自己的推荐材料。训练方法可以采用分角色进行,部分同学当招聘官,设置问题对应聘的同学进行考查,其余的同学则进行评判打分。模拟现场可以分小组进行,学生互评。指导老师需要综合观察、及时引导,并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注意多给学生鼓励,以增强其自信,特别是对部分胆小腼腆、不善言辞的学生,课后应单独进行辅导训练,以提高其面试技巧和能力,达到真正过关。

3现场实践

现场实践可以安排在大学的各个年级中,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使其能较早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就业指导老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观摩校内、校外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或人才招聘市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就业氛围与就业竞争,在体验中了解应聘的全过程,从而积累就业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现场参观之前,应让学生对招聘有全面的了解,带有明确的目的,不能走马观花。如:本场招聘会有多少家招聘单位?各单位招多少人,有哪些岗位?对学生有何具体要求?学生应聘需带哪些证件,等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侧重地进行实地考证。回来后让各小组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并介绍各自的见闻和感受,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总结,让学生思考:“距离实际的岗位要求我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在哪些方面再做努力?”这些深层次的思考和发问,往往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自身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就业指导方法,加上学生的个人努力,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就业知识,并能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宋新,贾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J〗.当代职业教育,2011(03):61―62.

〖=2〗胡建平,王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06):41―44.

上一篇:大山里的守望者 下一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