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23 05:12:09

浅谈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在国内建筑业进入了微利时代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把保本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要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加强经济核算,促进增产节支,努力实现工程项目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企业效益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进度和施工工艺影响巨大,成本管理是全面反映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成效的综合性指标。因此,规范和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过程,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施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和管理中一切费用的总和。它集中反映了施工活动劳动和物资消耗的基本状况,是衡量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低价中标使许多施工企业不得已而为之。中标之后,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把控制成当作企业增加效益的源头。

1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1 企业投标费用难以掌控

随着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如果报价成本高,就意味着生产费用高,企业在投标价格上会失去竞争优势;如为了中标而盲目压价,则会使项目的耗费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致使企业亏损。有时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造成项目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此外,由于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入和产出效益不一定配比,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1.2 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需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如果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造成人工费用的浪费;如果材料管理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工程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就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1.3 忽视“质量成本”管理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质量成本关注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2 加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对策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加以控制。

2.1 实行项目经济评估制

建立工程项目经济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从源头上把住成本关口的重要环节。因此,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在广泛、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测算评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项目的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图纸变更、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按照成本最小原则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理论,测算每道工序(单元)应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进行成本倒逼,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依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客观、公正、合理地确定工序单价和该项目的目标成本,以便指导施工和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

2.2 建立目标成本责任制

目标成本既是企业对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和考核的尺度,又是项目施工努力要达到的成本指标要求。为实现目标成本,项目施工应积极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按照不同的成本要素,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工区、作业队、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成本体系,将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个责任者身上,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个个肩上有指标,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以责任成本的受控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2.3 完善材料招标采购制

在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所需的材料是成本的大头,对材料成本的控制,除了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严格限额发料等措施,以消化材料涨价因素外,重点要把住材料的采购价格关。在材料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因此,项目确定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比质比价,确定各种材料的购进价格,然后邀请资信较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报价、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择优选定,签订合同。对工程所需的设备,也可采取这种方式。通过实行招标采购,不仅对降低成本能起到有效作用,而且可以避免因“暗箱操作”、“吃回扣”而加大成本的现象发生。

2.4 推行工序单价承包制

项目的工、料、机、运费等直接成本大多发生在作业层次,因此,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作业层次的控制力度。有项目管理专家把项目层次称为成本中心、把作业层次称为核算中心,突出了核算在最基层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地位。应依据细化分解的目标责任成本,以班组为基本核算单元,推行工序单价承包,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还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测算每道工序的承包单价,在班组之间开展竞标,实行优胜劣汰,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5 计价拨款集体决策

计价拨款是控制成本的最后一道关口。以往有的项目亏损、成本失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计多拨造成的。在这个环节上,必须重点把握“集体”二字,不论是计价还是拨款,都不能一人说了算。验工计价必须由项目部主管牵头,组织施工技术、质量检查、计划财务、物资管理等部门人员,核实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依据确定的目标责任成本和工序承包单价,计算工程价款。在拨付工程款时,应按照规定留足质量保证金,集体研究,按时足额拨付。做到验工看现场,计价看验工,多方共签认,拨款集体定,留足质保金,出了问题及时追究责任。同时,项目部应按月、按季向企业主管部门报送计价和拨款报表,以便企业能够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成本失控。

2.6 加强成本控制动态考核

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有的往往习惯于“秋后算账”,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突破目标责任成本,节超如何,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等,心中无数。一方面,必须坚持在实施过程中开展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如单位(单项)工程成本分析,工费、料费、机械费等单项费用分析等,找出存在问题和成本节超的原因,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各个层次应坚持逐级对下实施阶段性的成本考核制度,按照分解的责任成本目标,与工程进度挂钩,进行节点考核和奖惩,使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7 抓好项目完工清算决算

在加强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的同时,抓好对每个单项工程的完工清算和整个项目的竣工决算,也是把住项目成本的重要一环。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施工队伍,都要做到完工一项抓紧清算一项,不留尾巴和后患。这样,既能使经济纠纷和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化解,又可减少竣工决算的难度。当整个项目完工后,应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搞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撤消银行户头,堵塞成本流失的漏洞,提高项目综合经济效益。

上一篇:当代建筑的“机器”化 下一篇:金龙沟料场边坡稳定性评价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