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时间:2022-06-23 03:27:37

中学生物学教学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摘要:中学生物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积极锻炼、勤奋思考,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新闻热点、重大科研进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夯实基础。

关键词:教学 实践 实验 探究

随着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学科参加高考、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的全面实施,生物教学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生物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得到加强,教学课时得到保障,教学实验设备得到加强。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了衡量生物学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等思想开始抬头,因此有必要提醒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一、脑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科学用脑相结合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各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人的聪明与愚笨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无关,但是与神经元的体积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密切相关。要使自己越来越聪明,一方面要注重饮食结构;另一方面要刻苦努力学习。神经元体积大,大脑皮层沟回突出,大脑皮层表面积大。生活中多吃鸡蛋、核桃等益智食品,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爱因思坦这样的科学巨人的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的数量和我们一样也是140亿,差别在于他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比普通人广泛。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记忆是智力的基础,短时记忆是通过已有的突触联系实现的,长时记忆只有形成新的突触才能实现。学习不仅是对已有突触的开发利用,也能不断建立新的突触。

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一颗健康的心脏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心脏的健康是体育锻炼的结果。通过锻炼心肌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分裂产生的细胞大,细胞健壮,收缩有力。一个正常成年人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则一个心动周期约需0.8秒。在这一时期内,心房收缩期约为0.1秒,舒张期约为0.7秒;心室收缩期约为0.3秒,舒张期约为0.5秒。一个运动员心率平均每分钟45次,则一个心动周期约需1.3秒。在这一时期内,心房收缩期约为0.1秒,舒张期约为1.2秒;心室收缩期约为0.3秒,舒张期约为1.0秒。运动员的心脏与正常成年人相比,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工作年限更长。

肺活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人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胸骨上升,胸腔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隔肌收缩顶部下降,胸腔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流入肺。人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胸骨下降,胸腔前后径和左右径减小;隔肌舒张,顶部上升,胸腔上下径减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流出体外。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促进深呼吸,肋间肌和膈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营养物质充足,分裂产生的细胞健壮,收缩有力,胸廓扩大,因而肺活量增大。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成年人骨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坚硬又有弹性。青少年时期骨中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固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座、站、行的正确姿势。还要加强锻炼才能使骨、韧带、骨骼肌细胞健壮保障健康。老年人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弹性小,容易断裂,要加强锻炼防止骨质疏松。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

生物学属于科学课范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教师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四、健康饮食保障健康人生

据有关资料报告,1957年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排前三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而1999年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从中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疾病是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中饮食是最重要的方面,随着国家副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从城市到乡村,大胖子、小胖子随处可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书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九)、如饮酒应限量(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此书是中国居民健康的保护神,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保障人民健康。

五、普及相关法律,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在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中,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普法,才能提高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和宣传法律的主动性。

六、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和创业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农、林、牧、渔、医、环境保护等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家、专业技术人才,推动这些行业的现代化。而这些专才的培养必须从中学开始,从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开始。

七、关注新闻热点,关注科学前沿

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98抗洪、“神十”升空、赤潮、外来物种入侵、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人类基因组计划、海洋石油泄漏、“非典”、试管婴儿等等新闻热点中,都能找到与生物学教学的结合点,利用好这些重大事件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日后的成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八、不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生物教学改革

近年来在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理科综合卷、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中,做了很多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死记硬背仍然占主导地位,如何有效克服死记硬背还待不断研究。

我国近代的落后是教育中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现代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距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缺泛。我国近年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而职业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也与中小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密不可分。因此,中小学教育中的探究活动、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生的起点。

参考文献

1、360百科网

2、现行人教版初高中生物教科书

上一篇:高中语文学习的调查研究探微 下一篇:小议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