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23 01:06:55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化学知识有其特殊性,有无形的概念、理论和计算,有有形的元素化合物及实验,学习的难点和分化点多在一些抽象概念、理论和难度计算。教师要改变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法,用实验、图画、媒体、实物及生动形象语言加深学生的体验。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面对新课改和新教材,化学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契机,适应形势,开创中学化学教学全新局面呢?

一、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对国际国内新课改的走向有所了解,认识到本次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意识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认真学好中学化学的新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与旧大纲的变化与区别,搞懂三维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关联性和实施要求。对照新课标,对过去的教学来一次全面回顾,重新审视过去从教的得与失,按新的课标要求找到新的着力点。

二、钻研新教材,用好课程资源,开发教育资源

新课标的基础教育教材各种版本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教材的多元功能给师生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

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化学教材不仅是老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因此,化学教师应该钻研新教材,吃透新教材,把握新教材。

从某种程度来说,教材是静态的。只要教师心装谋标,精心处理教材,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教材,科学地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促成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教材就会在相互对话中变“活”——成为动态的范本,当教材成为吸引和进发学生求知获能的传感器时,教师的教学职能才算真正体现。

三、注重教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

新教材的弹性设计给教学提供纵横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师生教学相长构建了一个合理的平台。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理想境界,首先要重视教法研究,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探讨新的中学化学教学法,改传统的“讲授——小结——练习”为“创境置疑——探究释疑(阅读、讨论和实验)——师生评价(归纳提高)——巩固、拓展(练习和课外活动)”。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和课外、书本和媒体、师生和生生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参观、访问、讲座、实习和查教育网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加强学法指导是当今教学的一个亮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重视实践注意总结

1.化学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强调和宣扬化学的学科地位。化学是最具创造力的科学。自然界中美妙绝伦的古玩珍宝、神奇的流瀑溶洞、五颜六色的千变万化,都显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高科技开发(如DNA密码破译和载人航天器)离不开化学,化学在创造物质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3+X”高考模式的出现,加之环境污染问题的累累曝光,化学的学科地位好象降低了,化学好象成了污染环境的万恶之源,这真是以偏概全的错误之见。

2.要搞好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新教材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消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功能隔离的壁垒,教师的演示和学生观察、分析连体互动,教师扮演着熟练代表的角色,其操作要领、现象观察、结论分析都得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和评判,突出了化学实验的自主性和过程性,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明确和提高。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为化学教学助一臂之力。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能使化学教学生动形象,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总之,化学知识有其特殊性,有无形的概念、理论和计算,有有形的元素化合物及实验,学习的难点和分化点多在一些抽象概念、理论和难度计算。教师要改变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法,用实验、图画、媒体、实物及生动形象语言加深学生的体验。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 下一篇:问题导学:推进中学研究性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