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情报学报》载文作者的统计分析

时间:2022-06-23 12:53:06

2006—《情报学报》载文作者的统计分析

摘 要:本文选取《情报学报》2006-2010年的数据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载文量、合作情况、各类基金论文篇数、核心作者、作者单位、地区、职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刊载文的基金论文率和合作率都很高,作者分布范围广,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作者群,从侧面说明了该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情报学报;载文;作者;统计分析

《情报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2年创办的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中国社科论文统计分析的来源期刊。是情报学专业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专业核心期刊。在《情报学报》创刊三十年之际,对该刊2006-2010年的载文和作者进行统计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期刊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载文统计分析

1.1 载文量

载文量是衡量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1]。《情报学报》五年共载文667(不包括会议纪要和增刊论文)篇,从表1可看出,2006年至2010年年载文量和期均载文量呈上升态势,平均年载文133.4篇,期均载文22.23篇,表明该刊文献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是图书情报学研究者学术交流和施展才华的重要学术性期刊平台。

1.2 基金论文项目分布

基金资助论文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而产生的研究论文[2],它往往反映本专业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深受研究者们重视的情报信息源。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3]。

2006-2010年《情报学报》667篇论文中有474篇论文属于基金资助论文,共涉及743项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主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主,分别占全部基金项目的50.84%(241/474)和14.14%(67/474)。2006-2010年的基金论文率除了2007年降低了1.18个百分比外,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2008年、2008-2009年分别提高了11.02和10.18个百分比,五年的平均基金论文率为71.06%,见表2,这一数值比《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010年间的平均基金率48%高23.06个百分点[4] ,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该刊越来越重视吸纳各种级别的基金论文,且吸纳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也说明《情报学报》刊载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1.3 作者单位分类统计

按作者单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高校、研究所、公司和其他进行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高校所占的比例呈上升态势,从79.44%增加到91.54%,其次是研究所,说明高校和研究所是《情报学报》的主要作者群来源。

1.4 作者地区统计

对论文作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该刊物在各地区的影响力和学科的发展状况。2006-2010年《情报学报》论文作者所在地区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2006-2010年《情报学报》667篇论文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和法国,其中北京、江苏、湖北和辽宁地区的作者数较高,分别为120、101、95和78,这四个地区的作者比例占59.07%,说明这几个地区是该刊论文来源的核心地区。同时也说明这几个地区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实力较强的省市,在情报科学研究领域占有优势,边远地区则表现出相对的薄弱,因此应在稳定这几个地区的基础上,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情报渗透能力,继续扩大影响范围。论文作者分布的广泛性与相对集中性共居于一刊,是《情报学报》形成稳定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之一。

2 作者群统计分析

2.1 作者合作统计

《情报学报》2006-2010年共载文667篇,涉及作者1687人,其中合作论文551篇。从年度分布来看,除2007年度合作率略低于80%外,其余年度均高于80%,且平均作者数达2.5以上,统计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该刊五年的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是稳定的、较高的,该刊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足够的。

2.2 核心作者统计

每一种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必然会自然形成一个活跃作者群,这个群体就是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依据普赖斯所提出的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Nmax)1/2,式中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只有那些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核心作者,也即多产作者[3] 。2006-2010年《情报学报》最高产的作者的论文数为12,即Nmax=12,代入公式M=0.749(12)1/2,求出M值为2.59篇,即在《情报学报》上发表3篇论文以上的那些作者为该刊物的核心作者。2006-2010年在该刊发表3篇论文以上的作者为44人,共计发文197篇。核心作者人数占第一作者总数的6.60%,发表的论文占发文总量的29.54%。本文只列出发文5篇以上的第一作者,见表6。这11名作者可称得上是该刊最活跃高产作者,这11名高产作者以第一作者发文84篇,占总发文的12.59%;基金论文70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14.77%。11名作者来自5所高校一个研究所,总计6个单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报学报》的论文作者主要高产机构的来源。

2.3 作者职称统计

该刊2006-2010年载文作者中,职称不详的作者有192人,故有效作者475位。从表7可以看出,其中正高级职称的作者最多184人,占有效作者总数的38.74%;其次是副高级职称的作者170人,这两类作者之和达354人,占有效作者总数的74.53%;中级职称的作者108人,占有效作者总数的22.74%,说明本刊载文作者是以科研活动多、创造能力强的中青年作者为主,他们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具有初级职称的作者只有13人,占有效作者总数的2.73%,他们是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 具有吸收新知识快、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情报学报》应加强对后备力量的重视。

3 结语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情报学报》作为我国情报学专业最具影响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吸纳高级别的基金论文,且吸纳能力越来越强;拥有一批稳定的核心作者,是图书情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核心作者多出于高校,高校系统的论文产出明显高于其他系统,论文作者所在地区分布范围广,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小燕。2003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4,22。(5):551-553.

[2]高 凡,王惠翔.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基金论文产出力调查研究与定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10):12-16.

[3]潘 宁.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9,5(1):78-82.

[4]刘玉梅,王正兴.“十一五”期间《中国图书馆学报》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0,30(1):81-86.

作者简介

刘涛(1966—),男,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

上一篇:体育锻炼与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机械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