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

时间:2022-06-23 12:23:18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人力资源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力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当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图1可以看出,现有培训模式缺乏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二、新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

电力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以及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针对同一个培训内容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通过对方案的优选得到经济实用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实施完毕以后进行考评和反馈,反馈的具体情况再记入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库中。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再盲目进行培训投资,而是根据培训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投资。这种培训方式要求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更为注重投资收益。如图2所示。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投资收益确定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为企业带来的净收益为培训带来收入与投入之差。本文主要介绍衡量电力企业培训成本和收益的方法。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计算。通常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由培训师的薪酬和时间C1、受训者的薪酬和时间C2、培训耗费材料C3、培训师和受训者的花销C4、设备和仪器成本C5、机会成本C6等费用所组成。总的成本费用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浮动支出F,它可以表示为:

Tc=C1+C2+C3+C4+C5+C6+F

其中培训师的费用可以表示为C1=W1×T1,W1为培训师的小时工资,T1为培训师的工作小时数;受训者的费用可以表示为C2=W2×T2,W2为受训者的小时工资,T2为培训的小时数。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收益计算。传统的计量方法难以将人力资源培训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总体利益表达出来。因为很难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从企业的综合效益中剥离出来。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所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由此增加的销售收入R1、安全事故减少节约的资金R2、运用新技术的能力R3等。总的收益可以表示为:TR=R1+R2+R3。

⑴R1的确定方法

本文在计算人力资源培训所增加的销售收入时在采用简化系数法基础上引入投入产出函数计算法。

步骤一:简化系数计算

①进行考核评估,以确定职工所具有的技术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水平。②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结合企业生产技术难度,将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级别定为计算基准,其劳动简化系数为1,然后计算劳动简化系数系列X1。X1=G1/G0.其中:Xi为劳动简化系数;Gi某技术级别的对应工资;G0为计算时所确定的基准级别工资。③计算第i时期的简化劳动力总数:Li=∑(不同劳动简化系数×所对应的所有人)。④计算经过开发后新增加的劳动能力为:ΔLd=Ld―L0。

其中:Ld为开发后新增加的劳动力总数:L0为开发前简化劳动系数;ΔLd为经开发后所增加的简化劳动力数量。

人才当量法是由简化系数法计算出人才的总体当量,然后再计算出总的简化劳动力数量,由培训后的简化劳动力数量减去初期的简化劳动力数量就是由于开发培训增加的简化劳动力数量。

步骤二:投入产出函数计算

在投入产出函数Y=ALαKβ里面,Y代表总产出,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投入,A代表技术进步因素。ΔY/Y=ΔA/A+αΔLd/Ld+βΔK/K⑴

其中:ΔY/Y是企业产出增加率;ΔA/A是技术因素增加率;ΔLd/Ld是劳动力数量增加率;ΔK/K是资本增加率。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会使劳动力的简化劳动数量增加,从而对企业产出增加的贡献率既为αΔLd/Ld;从技术进步里面剔除社会平均的技术进步率之后,剩余的部分可以看作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所带来的成果,企业培训会提高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在公司没有引进新的机器项目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企业产出的贡献率为(ΔA/A-A0),其中A0为当时的社会平均技术进步率。其中α、β可以通过公司或行业的历年数据统计量求出。由⑴式得:ΔA/A=ΔY/Y-αΔLd/Ld-βΔK/K

由上述可以求因为培训的作用而使企业增加的企业产出收入,其表达式为:

R1=Y×[αΔLd/L+(ΔA/A-A0)]

⑵R2的确定方法。电力企业事故会给企业甚至是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电力企业为此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所以如果人力资源的培训能够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就是为企业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当人力资源培训发生以后,因为电力企业事故的减少而为企业节省的费用支出可以作为收益的一部分。⑶R3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由于人力资源培训造成的员工对新技术的较快适应能力而带来的好处就是培训收益的一部分。它的只等于企业因为引进新技术而支出新技术使用专项费用的减少。人力资源培训所得收益应当为各个时期所得收益的现值,所以人力资源总的收益应为各时期发生的四部分收益现值之和。

综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净收益为其总收益现值与总成本现值之间的差值,当差值大于零时表明企业有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必要。

参考文献:

[1]罗伯特.L.马西斯 约翰.H.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版

[2]汤美莲: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研究.经济与管理,2004年11月第25卷132期

上一篇:员工背景调查现状及其提升途径初探 下一篇: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