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区”西安的困与变

时间:2022-06-23 11:46:48

“科技特区”西安的困与变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西安“一高地四基地”的定位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具有重大意义,是西安发展的关键。但作为“科技特区”的西安如何统筹科技资源正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就此问题的难点和对策谈点看法。

首先,西安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西安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中-天水经济区”成败与否的根本是科技资源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如不抓住科技资源的统筹与转化,西安的优势就会逐步丧失。

其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中,产业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说有三大作用:第一,产业创新对于科研人员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包括精神激励、价值实现的肯定、社会贡献的激励和经济激励作用);第二,产业创新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产业创新了,经济社会发展了,反过来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具有理念支持、文化支持、制度支持、经济支持、技术支持以及信息反馈作用);第三,产业创新的扩散(推动、辐射)作用。

面临六大难点

统筹西安科技资源,促进西安产业发展,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新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与从事西安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但始终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根本原因就是有些难点与障碍很难突破。关键要解决以下六大难点:

第一,西安市究竟能“支配”或“利用”多少科技资源。“拥有”与“支配”、“利用”是不同的三个概念:西安拥有的“70%的人才设备在军工企业”;“60%的创新活动在高校”,而这些都是“中、省”在西安的单位,隶属于上级政府,西安市政府很难支配。因此虽然西安地区所在的科技资源很丰富,但市政府可支配的却很少。统筹科技资源的本质就是要把“不能支配”的科技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因而要研究“可利用”资源的方式。

第二,如何解决“三个两张皮”的问题。第一个“两张皮”是中、省科研单位(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两张皮;第二个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研创新活动游离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第三个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市场机制两张皮。解决“三个两张皮”最重要的是寻找“两张皮”融为一体的平台,架起三个桥梁:“中、省”科研院校、高校与西安市地方政府沟通的桥梁;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互动的桥梁;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机制衔接的桥梁。

第三,如何解决“两个市场失灵”问题。由于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西安市及陕西省拥有的企业与东南沿海的企业不同,大中型企业属于垄断行业的居多。真正对陕西及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集中在两个行业:一是军工行业;二是资源型行业。资源垄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市场调节失灵的问题;同样,军工垄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存在着市场调节失灵的问题。

第四,如何扩大技术市场的内需。西安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供求也不平衡。从总量上看,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技术产品的需求度,增加需求量;从结构上看,西安的企业需要哪些科技成果,不但我们科研人员不清楚,即便是科研管理单位的人员也未必知道。因而应进行大量的调研活动,搞清需求状况,以使陕西各类课题的《申报指南》更具科学性。

第五,如何处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在技术创新中,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大,还是中小型企业的作用大?国外有管理专家搞过调研,认为科技型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世界500强中没有科技型企业;国内也有人提出一个地方的经济振兴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尤其考虑到西安经济不发达,中小企业由于它的广泛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会更大;而且西安人的创业意识差,吃“公家饭”、依靠某一组织生存的意识浓,创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难题是:西安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大发展,如何把科技资源优势与中小企业创业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相结合,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如何使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统筹科技资源的实质是管理问题,在科学的管理体制下,实现科技、管理、经济三者的结合。就西安来说,目前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障碍主要是企业管理问题:既是管理体制问题,也是管理人员的水平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家成长与团队建设问题。要统筹西安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产业发展,就要重点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培养企业家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官员(社会型企业家)。

“科技特区”的对策建议

第一,搞清统筹什么。一是统筹优势,包括科技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要搞清西安科技资源的优势、产业资源优势,二者的内在联系;采取适当的平台与措施,统筹科技资源优势,使其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搞清统筹主体(组织体系:中央、省、市三级统筹,县乡政府配合统筹)、统筹内容(不只是制造业,还有服务业、农业等)。三是统筹使用资金,统一运用财政手段。四是统筹规划与项目开发。五是统筹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科技产品的政府采购、政府补贴、政府奖励政策。六是统筹管理。运用宏观、中观、微观三级管理手段,采取措施,促进科技开发。七是建立统筹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正确引导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动。为了解决科研活动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问题,课题的立项、评审、奖励都要向西安地区的产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倾斜。

第三,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深度合作。合作必须是民间的、自愿的、双方互惠的,包括项目合作、人员合作、产业合作、投资合作。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引导就行,不能行政化、官僚化。有些专家与实际部门提出向企业派“科技特派员”的办法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派谁?谁是科技特派员,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还是科技管理人员?很难界定。可能真正的科技人员派不下去,派下去的不是科技人员,起不了多大作用。二是谁派?是政府派还是单位派?从科技副县长的情况看,派“科技特派员”会形式化、官僚化。三是每个科研人员在原单位都有自己的职责与任务,长期派下去会改变他们的职业生涯,改变他们的命运。四是每个企业都应有专职科研人员或者外聘科研人员,这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外派只是暂时的,不会解决根本问题。

第四,建立“产学研社政”五位一体的统筹联盟。“五位一体”是指产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区、政府。这个统筹联盟要有稳定性、权威性、广泛性,绩效要科学评价,防止形式化。

第五,发挥“两区两基地”的骨干作用。搞清“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与西安市现有的“两区两基地”的关系(“两区”:高新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基地”:航空基地与航天基地)。我们认为,西安应该是一个大示范基地,而不是把西安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区设为改革示范基地;应该是以西安已有的“两区两基地”为基础,进一步按改革示范基地的要求建设,而不是在“两区两基地”之外再搞一个“改革示范基地”。

因此,搞好“统筹科技”必须发挥现有“两区两基地”的骨干作用。以此为基础抓好三个重点:发挥骨干作用的方式,发挥骨干作用的政策保障,发挥骨干作用的系统性。在这里,关键是高新技术与经济技术园区经营模式要创新。我们认为要采取“工业地产+物流+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具体从三方面入手:①延长园区的产业链,提升附加值;②把服务业融入工业园区,提供物流与物业管理等服务环节;③对土地深度开发,根据需要统一建房、统一购置设备,建成完整的生产经营场地,入住者购买或租赁。

第六,科技资源整合要关注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方面有所作为。

第七,项目支撑。政府把项目作为整合科技资源的引导体,“产学研社政”把项目作为整合资源的平台。

第八,抓好统筹利用科技资源的经验总结。我们建议要以陕鼓近10年来的做法为样板,认真组织人员研究。

第九,要求中、省给予支持,采取配套政策。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向中央要政策,如“三板”市场政策、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等。

(作者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高山上的松 下一篇:重庆市长黄奇帆 纵谈重庆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