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的教与学

时间:2022-06-23 10:07:12

摘要:我所教授的学生是职业类学生,为了让他们能掌握比较实用的一些知识,学校特开设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在职业类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开始并不需要深究Photoshop的各个功能模块,毕竟对这些学生而言,太书面化的枯燥的讲解会让他们提不起任何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学习情绪,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为学生选择一本易学、易懂、易用的教材,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对整个软件的制作过程和实现方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接着通过实例再系统地、详细地介绍软件的各个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懂得,通过不同的实例,重复使用相同的工具实现不同的效果,运用不同的工具实现相同的效果,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成功中体验学习和运用Photoshop这个软件的乐趣。

关键词:Photoshop;实例;网络;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138-03

Photoshop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不管是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图片制作、婚纱写真制作或是宣传海报制作,Photoshop都扮演着主角,它的功能之强大,应用之广泛,也就自然成就了它成为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也正是由于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要熟悉Photoshop的各种功能必须多学、多用、多练、多思考,多体会,才能熟练地驾驭它,让它成为你完成创意和想象的得力助手。我从事Photoshop的教学时间不算长,所以我既能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也能从一个教学者的角度出发来谈谈学习和教授Photoshop的一点体会。

1 教师选好一本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拿到一本好的教材,就等于找到了领路人

教材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拿到一本全都是理论性的,不是介绍这个工具就是介绍那个工具如何使用,而没有任何实例介绍的教材时,学生肯定第一感受就是提不起任何兴趣,接着就是看完书后知道大部分工具的作用了,但实际上手却似乎摸不着边。而对老师来说,这样的教材似乎有和没有都差不多,学起来枯燥乏味,教起来更是无从下手。

2 教师上好一堂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好一堂课,就能积少成多,循序渐进

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呢?当今,婚纱摄影、艺术摄影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宣传海报、产品广告等也越来越精美。为此,在Photoshop教学的第一课,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Photoshop制作完成的作品,让学生亲自感受,激发他们求知欲,并且告诉他们只要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同样能完成这样的作品,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同时,可以向他们展示以往学生的优秀成果,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

教师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呢?Photoshop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侧重应用的学习者一时很难激发起学习兴趣。而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零散到系统的教学方法,即:“提出目标-知识讲解-练习思考-疑难解答-课后练习-回顾总结”这一模式,则是行之有效的。

如果学生真的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上好每一堂课,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该做笔记的作笔记,该划出重点的就划出来,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操作,在不断地重复使用相同的工具实现不同的效果,或者运用不同的工具实现相同的效果中不断总结经验,获得知识。

3 以案例为一堂课的教学线索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通过不同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我发现在课堂上以案例为一堂课的教学线索优于其他的教学方法,因为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存在它自身的特殊性,如果脱离实例只讲工具的功能是绝对行不通的。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大量采用案例法,因为案例法能将需教授的内容化解到具体独立的实例制作中,教师可在电脑上对制作的实例进行剖析,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和掌握Photoshop的各种功能,避免填鸭式的、纯理论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展开个性的创作,设计出独特的风格,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如:制作人物图片的合成,首先告诉学生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图层蒙版结合画笔工具来实现的;第二种方法是橡皮擦单独可以实现。然后分别用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两种制作的方法差异,并且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练习,体会两种方法的利弊,最后老师总结进行图像合成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图层蒙版结合画笔工具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且运用。

以下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教学内容:

图像合成――图层蒙版的运用

教学目的:1) 正确理解图层蒙版的含义及与原图层的关系,掌握图层蒙版运用。

2) 完成课堂实例和练习。

教学重点:图层蒙版的实例应用。

素材存放:ftp://192.168.0.173/Photoshop素材/图像合成

教师介绍蒙板原理:

将不同灰度色值转化为不同的透明度,并作用到它所在的图层,使图层不同部位透明度产生相应的变化。

蒙版只有黑、白、灰三种色,可以结合画笔工具使用;

把前景色调为全黑时,画笔涂抹的部分,能完全遮盖当前图层图像;

把前景色调成全白时,画笔涂抹的部分可以把遮盖的图像还原成当前图层的图像;

而把前景色调成其它颜色时,其会自动转成相应的灰色,用画笔涂抹时,就像调了不透明度一样,朦胧或部分显示底层的图像。

简单地说,图层蒙版通过隐藏或显示部分图像,能很好的混合两幅或多幅图像。

教师演示具体操作过程:利用图层蒙版、橡皮擦工具分别完成人物和花朵图片的合成,如图1所示(教师演示后学生操作)。

学生总结图层蒙版最大的优点:

在修改方便,不会像橡皮擦那样造成不可返回的遗憾;

对原图不会产生破坏,如不满意,只需要将图层蒙版去掉即可。

学生课堂练习,如图2所示。

学生通过操作总结图层蒙版的特点:

1)在蒙版层上操作,只有黑、白、灰三色。

2)蒙版中的白色表示全透明,黑色表示遮盖,而灰色系列的则表示半透明。

3)蒙版的实质是将原图层的图像进行适当的遮盖,从而显示出设计者需要的部分。

4 从最简单的工具学起,从模仿学起,不厌其烦,敢于创新

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工具和命令之后,在学生着手创作前,首先让学生模仿制作婚纱写真照的合成,或者是宣传广告画,包括电影海报、化妆品广告等。这样首先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的兴趣;其次这些完整的成品制作可以让学生掌握较多的工具,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同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我也能够制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我真的有学习Photoshop的天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是大有好处的。只有掌握了一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在这种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把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用Photoshop图片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不可能用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的创作,那样只会阻碍学生的创作。

5 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让网络成为学生的老师

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今的网络上,随处是Photoshop的教学软件或是教学视频,比比皆是,应用技巧层出不穷,只要你肯花时间,到网上去查找、浏览,一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浏览过的较好的网站有太平洋电脑网、照片处理网、中国建站网等等,有时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后,知道的知识也许会比老师更胜一筹。

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特效字的处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彩虹字”的制作,可以有许多种方法,我就让学生到网上去查找,看哪位同学查找到的方法多。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大家都能掌握各种方法。

6 考查必不可少,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要让学生学习Photoshop之后能熟练运用,就必须进行考查,考查可以对学生进行检测和巩固,我的做法是:提前布置下去,允许同学之问讨论,经过相互探讨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过程。

考查时给学生一个成品,可以是婚纱写真的图象合成,也可以是宣传广告的作品。下面就是我给学生考查的一个咖啡店广告,这个作品考查的内容非常全面,用到的工具也非常多,如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工具、钢笔工具、路径工具、填充工具、文字工具、扭曲工具、椭圆选框工具、描边工具、图层合并工具等,而这些工具在以前上课中都已经讲解和练习过,学生们看到这个考查的作品后,如果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一般都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不太会――有点会――原来如此――我也会了。”

刚开始学生的反应一般会是:“这个作品好像很复杂啊,怎么做呢?”

接着是:“哦,好像其中的一些是我会做的,这个圆环就可以用椭圆选框工具结合描边工具完成。”

然后是:“我来动手做做看行不行。”学生着手操作。

学生操作完之后,“原来很简单,这些我也能独立完成,但是还有些好像不知道怎么去做。”

接着老师开始点拨……

“这个图片直接用移动工具完成;”

“这个背景我们可以用钢笔工具做;”

“这个圆环我们用椭圆选框工具结合收缩工具和描边工具完成;”

“这个文字的矩形背景我们用矩形工具(填充像素)结合扭曲工具完成,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于是学生们开始动脑筋,“这个也可以用矩形选框工具结合填充工具完成。”

“还有文字的输入,相信同学们都会,不过右边的文字需要变形一下,应用旗帜效果的变形;”学生点着头,“原来如此。”

“最后希望同学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学会整理合并图层,并且每一图层都要重新命名,这样便于自己修改,也便于老师批改。”

经过点拨之后,学生自然就产生这样的反应,“哦,原来如此,这些工具我以前都学过,老师这么一讲,太简单了,没问题,我这就开始做。”

经过这样一个“思考――点拨――再思考――练习”的过程,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老师也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教与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卓越科技.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锐艺视觉.Photoshop CS3数码照片处理经典150例(彩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 杨品,罗伟翔.Photoshop数码相片处理技巧大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上一篇: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目标识别 下一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