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6-22 04:00:33

公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 本文从企业、政府、环境、资源和人体健康方面探讨了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近些年来,国内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宏观层面上的研究成果,如2006年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所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层面上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如曹小琳等所做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2007年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层面上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使得在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层面上进行考核和评价循环经济工作发展水平时变得有章可循、依法管理,有利于循环经济工作的推广。但是有许多学者指出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整,对行业和企业的针对性不强,亟待完善,如缺乏一些生产系统层面上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等。令人欣慰的是,对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开始有人关注,如对公路水路交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就有学者认为公路水路运输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当重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只有当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时,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有效监督和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包括公路运输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层面上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研究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更有效地和更全面地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确有必要。这种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体健康水平不仅仅是国家法规的要求,也是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应对企业行为有约束力。在循环经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环境下,企业要承担起其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包括环境责任。当企业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时,面临应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时,企业迫切需要能得到反映行业特点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因此,只要有了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公路运输企业就有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准绳和依据。当大批公路运输企业尽心尽力推行循环经济时,环境和人体健康状况将会得到巨大改善。

2、加强政府循环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在考核企业绩效时,常采用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来综合评价企业绩效的大小。这常常导致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惜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如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印度的2.8倍,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就公路运输行业而言,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还没有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就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依法加强对公路运输业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核和管理,这是使公路运输企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有效措施。

3、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目前许多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排污不达标、偷排、超标排放等现象,如主要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致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有的地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超过水和大气环境容量的60%和80%,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考核与奖励机制,公路运输企业会相应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这是提高公路周边环境保护效果的重要方面。

4、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环境各要素的人均拥有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不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所导致的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我国消耗每吨能源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在此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约束公路运输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循环率。

5、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需要

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大气、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致使人群的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公路运输企业将按照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要求,加速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从而保护人群的健康。

二、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是寻求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同时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基本要求的特征性指标。通过使用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出的评价来获取信息,可以了解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运行状况、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进行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必须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要求,同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的各个方面,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内涵,不仅要考察经济效益,还要考察环境效益等内容。其指标选取要有科学依据,指标定义应准确,所用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应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2、系统性原则

公路运输业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不同侧面进行考察,应选择能反映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发展特征的主要指标构成体系,摒弃一些从属指标,避免发生指标与指标的重叠,要使指标体系简洁明晰,便于应用。

3、稳定性原则

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要有稳定性,以便对公路运输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连续性的纵向评价和比较,也可以进行不同公路运输企业间的横向评价和比较,以此来科学考量公路运输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4、可操作性原则

在构建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挑选容易获得且能反映公路运输业经济实际情况的指标,使得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考核和管理。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我国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由于许多统计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如资源部门和环境部门,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部门的数据。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要尽可能与现行的统计口径相一致,还要考虑监测指标实地测算的可行性,并尽可能采集、利用现有数据。

三、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能够反映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内容。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由资源利用、服务能力、环境保护、管理规章等指标构成。其中资源利用指标有资源消耗、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在资源消耗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如公路单位运输量的平均沥青消耗、平均水泥消耗、营业性货车单位周转量的平均能源消耗;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如废旧沥青回收利用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等。服务能力指标有投入产出、公路养护和运输服务方面。在投入产出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单位运输量的公路运输业增加值、公路运输业对地区GDP贡献率等;在公路养护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公路养护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公路养护质量综合值等;在运输服务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区域平均实际车速、重型货车完成货运运输量所占比重等。环境保护指标有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控制方面。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公路噪声超标里程比重、公路对邻近水源涵养区的影响、公路对沿线生态影响、公路沿线居民对公路环境满意程度等;在污染控制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车辆尾气排放超标率、公路尾气排放增长率、公路运营期污水回收利用率、公路运营期固废处理排放率、单位运输量污染物排放、单位运输量CO2排放等。管理规章指标如管理执行、公众参与。在管理执行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相关地方政策法规数量、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执行情况评估、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等;在公众参与方面,可选取的指标包括在公路运输中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公众对公路循环经济发展满意度等。

为使循环经济工作在公路运输业层面上有效地推广,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激励优惠政策,对取得循环经济有明显成效的企业应采取包括减税在内的激励措施,对取得循环经济效果差的企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约束政策,督促其采取措施,取得成效。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公众生活环境、公众健康水平的改善,因此要努力提高公众对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绿色消费,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循环经济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郑季良、陈志芳:高耗能产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管理,2008(5).

[2] 曹小琳、晏永刚、景星蓉: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建筑经济,2008(3).

[3] 聂育仁:公路水路公路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3).

[4] 田凤权:基于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运行研究[J].学术研究,2007(5).

[5] 李彩红: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及效果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

[6] 徐霄红: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浙江统计,2008(12).

上一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北新建材石膏板业务竞争战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