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22 09:54:43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结构使得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但是,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不足,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所以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服务。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中真正不缺资金的为12%,其中资金匮乏的为80%,严重匮乏的到达20%。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是:在创业初期,以自由资金和民间融资为主;当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后,以自有资金、留存收益和银行信贷资金为主,民间融资是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但是由于缺乏抵押物,或者“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企业发展所需贷款难以满足。所以资金约束始终是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之,通过以上并不完全的资料,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认识: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大多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准贷门槛高,融资四处碰壁

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是目前这些金融机构贷款高标准和严要求,银行更愿意把资金投向成长性好、风险系数低、业绩优良平稳、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而一般较多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如技术一般、规模小、风险高、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等因素难以达到银行的“准贷”要求。

二、融资成本偏高,缺抵押寻保难

1.普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像温州民营企业“地下钱庄”的利率可能更高。

2.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多数资产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全(倒闭率高)、且对于资金需求期限短、金额小、次数多、时间急等特点,导致抵押担保难,这导致大小金融机构都倾向贷给大型企业,那么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更为明确。

三、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

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财务管理不重视,其中欠息、逾期、挪用、欺骗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破坏正常的银企关系,更是极大的挫伤了积极性,加剧了融资难度。这些问题都加大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四、公司自身管理不健全

1.众多中小企业在艰难的生存发展中并不具备明晰的经营战略思路,且走且看,资产规模小,自身积累弱,在公司治理缺乏标准化制度,管理不健全,执行力差,使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

2. 中小企业缺少专业的融资人才,根本就不知如何与银行或投资方打交道,不懂融资,这样缺乏专业融资人员的盲目融资,导致中小企业失去了很多融资机会。

3.企业主在管理决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有很多事务基本上都由企业主一个人说了算。

4.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不健全,随意性大,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得难以取信于金融机构。

五、融资渠道偏窄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状大,内源融资已无法满足企业长期需要,必须依靠更多的外源融资。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全、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难以上市获得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严格的信贷配给

长久以来,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很大程度上依赖内源性融资,而内源性融资要受到企业的赢利能力、净资产规模和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制约。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少,因此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获得贷款。但现实情况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严格的信贷配给,使得中小企业长期普遍面临着发展的资金“瓶颈”。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完整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方都有完整的信息,只要资金供给不受限制,那么所有的资金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信贷供给就不会出现。现实中的中小企业信息的完全获取对商业银行来说比较艰巨。

三、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高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决定是否为企业提供贷款,要比较成本和收益以及项目的风险和贷款利率。在银行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资金的需求会超过供给,形成信贷配给。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多数资产规模小,缺乏抵押物,倒闭率高,没有完善的信用担保,而无法向银行提供合格的财产报表(信息不透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更为明确,因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鼓励和发展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一、营造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利环境

1.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专门为区域地方内的中小企业服务,通过各种人缘、地缘关系较容易临近中小企业信息,通过一定的合作关系,使得了解加深,有助于解决双方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一定的保证,从而更加容易获得资金。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针对缺抵押寻保难问题,多设立担保机构,健全担保体系。这样能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信用和担保的急切需求,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用升级,分担银行的信贷风险 。

3. 实施优惠利率

降低利率浮动区间,简化贷款审批不必要的环节,减少降低融资环节的各种收费,降低成本。合理的规范民间借贷利率,引导健康借贷,避免出现“地下钱庄”。

4.发展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指导、信息提供、经营判断、技术辅导等。这样可以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资金短缺,节省投资方对中小企业信息搜集成本,从而打开融资渠道,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重视财务管理

1) 加强自身学习,建立明晰的经营战略,实施科学化管理。

2) 在营销渠道上,建立一系列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上要引用优秀人才,尤其是专业融资人才。

3) 加强财务管理,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和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众多信息使用者放心,大大增加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2.加强信用意识

中小企业应加强信用意识,建立信用自律和防范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增强个人信用意识,并加强对公民个人的信用监督。杜绝欠息、逾期、挪用、欺骗等现象的再度出现。

3. 开拓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盯着大银行,要善于使用多种融资方式,并将它们结合使用,其中主要有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商业信用融资等等。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使中小企业的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李一.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魅力中国,2011(7)。

[2]秦丽萍.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大过金融危机时期[J].中小企业,2011 (9)。

[3]冯君.信贷配给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究[J].经济与金融,2011(9)。

[4]杨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上一篇:试论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如何加强会计信息系... 下一篇:基于凝胶基质的PH传感器\微传感器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