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2-06-22 08:03:27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在职业学校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然后论述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导致效果不明显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几个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期望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质量

一、职业学校为什么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注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在职业学校中得到广泛开展,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1.心理健康教育从普遍规律角度为学生疏导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学生疏导他们因受生活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会遇到学习新知、处理人际关系及实践运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年发展时期,其思维和心理正处于活跃和发展阶段。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引导,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职业学校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生活情况,运用普遍规律解决大多数学生存在的相似的心理问题。从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职业院校半数以上都已经开始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有关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之路发展[1]。

2.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倾诉心理问题和寻求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和建议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会遇到很多难以预知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发展带来困扰。在以往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们只能向身边的朋友和老师倾诉并希望得到一些帮助,但这不是专业的,也不是科学的。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学生如果遇到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后,可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方法进行自我疏导,也可以通过向专业人员询问或者讨论的方式排解心中的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为职业学校的其他课程提供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职业学校其他专业课程有一定积极影响,起到心理和思想层面的辅助作用。学生们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之后,会变得更加阳光,更加积极向上,随之会对周边的事物及学习的课程更加用心地思考和努力,进而有助于提高职业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也可以运用其中的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对应的措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好感度。比如说,会计专业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这时就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心理测试和培训方法。

二、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范围内很多职业学校已经开展类似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下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兴的活动课,很多老师和学生并不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和目的,也不了解它的具体内容,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在职业学校内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谈开设后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学校中普通的专业课程是不同的,它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职业学校的有关辅导人员认为这是一门“形象工程”,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来投入,只需要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即可。学生们爆料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是很不认真的,并不配合教学活动[2]。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生动活泼的开展方法。

目前,我国多数职业学校开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程选用的方法是不恰当的,基本上仿照普通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讲解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需要教师为他们做示范,因此普遍采用教师主导教学课堂,学生认真学习并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因此在活动中需要学生们打开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沉闷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的,只有营造热烈的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疏导作用。

职业学校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扭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理解,忽视了它最本质的疏导作用。很多教师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是非常死板的,对着书本照本宣科,这样做仅仅是让学生们学到新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错误的,因为收获新知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们掌握真正的心理疏导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扭曲理解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核心原因。

三、职业学校采取恰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面对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强化是职业学校有关教师需要正视的工作。下面探讨职业学校应当采取的恰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分别从深化理解与重视、改善教学方法及确立目标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1.讲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深化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转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和态度是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效果的第一步。教师和学生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主体,双方在其中积极配合,有利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作用。职业学校的校方领导应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深化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它的本质与价值。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它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试图分析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希望运用一定的思维和心理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走上心理健康的道路。当教师和学生真正理解以后,那么他们就会明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多么的重要[3]。比如说,河南省某高等专科职业类院校发动全校师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采取以讨论和探究为主的教育方法。

采取恰当合理的教育方法是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效果的第二步,关系到开展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学生心理教育健康适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心与心之间交流的方法,呈现的效果为共同讨论和探究等。因此,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学校推广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活动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比如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讲授“如何应对考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地讨论应对考试的经历,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然后由老师对这两种态度的利弊进行评价,探究其中的心理活动。

3.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素质评价体系。

确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素质评价体系是发挥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用效果的第三步,从预期与结果两个端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限定。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传授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科学完善的目标可以为教师的活动提供指导方法和内容范围。它的素质评价体系与普通的课程的素质评价体系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判断案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让学生提出积极的应对方法。这样实践性强的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也更能反映学生在其中收获的成果。

四、结语

深化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采取讨论和探究的活动开展方法,确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是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助于让学生们的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7(21):15-16.

[2]韩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以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5,5(10):179-180.

[3]郝永贞,陈丽娜.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其模式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0):37-38.

项目基金: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途径的研究”。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初探 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