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21 09:49:24

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其施工离不开材料的支持,一旦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工程的整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目前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还存在的很多影响因素,影响到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基于此,文章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需求量的增大,建筑整体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它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所用的材料总称,分为建筑主体施工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两大类。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选择的好坏,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和耐久使用性,而且更直接决定着住户的人身财产是否安全。由此可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作为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之一,对于建筑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该工作无疑成为了所有建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该工作对于建筑质量的具体意义。建筑材料检测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等特点。通过对其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建筑产品提供内在质量的保证,可以为工程建筑的科学设计以及一项工程质量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依然存在很多建筑单位和个人使用质量不合格和标准、规范禁止使用的材料,在全国范围内的存在质量缺陷的建筑工程时而出现,这不仅损害了住房人员的利益,同时阻碍了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的检测是关键,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做好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2.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1温湿度对检测的影响

在进行材料检测时, 首先要对实验室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确认,这是进行实验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以重视,不可小视。 例如:水泥检测中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胶砂流动度检验对温度有明确规定,为(20±2)℃, 相对湿度不低于50%。 拌制混凝土试验时,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 材料的温度与实验室温度要保持一致,所以拌合用的骨料需提前运入室内。 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时实验室温度为 (23±2)℃, 湿度为(50±5)%。 建筑涂料在测试黏度或稠度时,推荐的控制范围最大为±0.5℃,对于温度的控制范围更为严格,所以在实验室应配置空调,加湿器、除湿器严格按照有关环境标准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与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试验误差以保障检测试验数据的正确可靠。

2.2加荷速度的影响

加荷速度主要是对材料的强度产生影响。在常温状态下,在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时若加荷速度较快,则材料测后的强度值一般会比本身固有的强度要高,相反,如实验中材料的加荷速度慢,则材料的强度就会变小。

2.3误差及数据处理

检测误差一般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及设备精准度造成的,一般情况下试验允许误差的存在,但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若误差过大则会影响试验结果。误差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同一样品试件间的误差,是在同一实验中,试件与试件间的误差;第二种是同一样品不同试件间的误差;第三种是同一样品在不同设备上得到的误差;第四种是由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检测数据还要按照有关的标准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取舍, 计算后的数据的修约方法按 GB/T8107-2008《数据修改的规则》进行,并按标准规定保留相应的位数,其尾数要按“四舍六入五双法”处理。例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2.4试件的尺寸和精度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时,对试件的尺寸和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试件的尺寸精度越高,得到的试验结果就越准确,相反,试件的尺寸精度低则试验结果误差就大。不同的试样有不同的尺寸精度要求,有些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对于材料的尺寸精度要求掌握不准确,往往在试验中进行误判,造成试验结果与真实的结果大相径庭。

2.5试件不具有代表性

试样不具备代表性是指试样的检测结果不能代表整批材料的质量。试样不具有代表性往往是由于施工方送检时采用的是合格的样品,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私自使用劣质产品,还有就是取样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取样过程不规范,这些都会造成取得的样本不具备代表性,造成试验误差偏大,甚至是得出相反的结论。

3.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方法

3.1检测环境要严格控制

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不同的环境条件会造成不同的检测结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对检测环境的规定标准进行检测,这样的结果才有说服力、才具有合理性。例如:检测人员在进行隔热材料的检测时,隔热层对检测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温度的明显变化会降低对检测的精度,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控制环境因素,以免其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2严格按要求取样

建筑工程材料多为大批量使用,取样时应具有代表性。 如果样品没有代表性,其检测数据和判定结论就不能或不完全反映总体材料的实际质量水平, 所以取样时保证试样具有代表性是很有必要的。 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取样的方法、部位和数量按照检测测试的规定进行随机抽取,以避免因取样的不准确而使测试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到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例如:水泥取样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充分混合后通过孔径为0.9 mm 方孔筛;砂、石取样需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砖制成的抹面试样应置于不低于10 ℃的不通风室内养护不少于3d;混凝土拌合物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

实验室内的所有检测样品必须确保在检测过程中的标识唯一性,不能将样品混淆。 在接收样品检测时,对样品的状态可检性是否异常要有明确的记录。做好样品的贮存、处置,条件必须符合质量文件中规定,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

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 目前,仪器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材料检测行业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阻碍了整个检测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由于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众多,要规范人员素质有较大难度,而建筑材料检测过程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人才进行操控,但是实际上却是大多数从事该工作的员工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了,没有什么专业素质,不能满足要求,从而使得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不专业的检测人员在读数和分析结果等方面很容易由于专业知识不够产生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材料检测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3.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件

在建筑材料的样本抽取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选择一些具有标志性的样品,同时对取样手段以及样本的数量也进行具体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的样本抽取都是从相同一类的建筑材料中的不同区域抽取一定数额的样品。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应该从建筑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工艺性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建筑材料的力学属性检测涵盖了建筑材料的抗压,抗弯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质,而对于建筑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囊括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度以及吸收率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的对不同类别的参数进行检测,从而全面的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5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

建筑材料的检测要尽可能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先进设备的性能稳定、检测准确度高,可以保证建筑材料在测试与核查时,减少数据的误差值,在测试水泥、混凝土、砖块的抗压性时,先进设备测出的强度值要明显高于普通设备测出的强度值。因此,测试人员要遵循检测标准,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为了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就需要提高企业高层的思想意识,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采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仪器设备,严格把控建筑质量这关,从而让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少云,陈苏.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分析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4,13:131.

[2]宋娟娟.刍议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4,10:55.

[3]王腾飞,王彩红.加强建筑材料检测方法的思考与探讨[J].门窗,2014,08:416-417.

上一篇:浅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控制 下一篇:EPDA中框架的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