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时间:2022-07-27 08:53:20

为适应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很好切入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不竭动力。叶澜教授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1、教学反思应遵循教学规律,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教而不思则惘,思而不教则怠”体现了这个哲学道理,也体现了教学中的“教”与“思”的关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满足于获得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反思过程获得更多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2、教学反思可以减少教学“遗憾”。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总会有一定的缺憾的。教学反思是因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遗憾,是要用我们的经验教训提高我们的教学,改进我们的教学,让遗憾少一些。

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某一现象,发现某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或者在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并将新的理解和借鉴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系统的反思,不断增强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有助于坚定教师的专业精神,有效地把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推进教师的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4、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

学者型教师就是要求教师学会研究和进行反思,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教育理论修养,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教学反思就是要将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才能为教学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材料,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记载成功之笔

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也许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牢记失败之处

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教师课后应该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做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3、捕捉瞬间灵感

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的精彩火花,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如教师讲课时,临时增加的内容或改变的教学方法等;学生上课时,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等。

4、珍视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进行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教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学理念,践行“以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的前提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独特个性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这样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理念,善待学生,少一点批评与指责,多一点赞扬与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2、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的动力,否则就难免不陷入形式主义。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需要教师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技巧来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反思教学手段,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因为它使学生没有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更具有优势,但是,黑板在教师的教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一个好的板书,它应当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发新的问题和疑惑,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的联想和思索。

四、教学反思的技巧

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上一篇:课改前沿 第8期 下一篇:浅谈中学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