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成分的监测与管理

时间:2022-06-21 02:03:38

浅谈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成分的监测与管理

农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优良的抗虫、抗逆及品质基因转入作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正确表达,实现作物增产、提升营养水平的理想育种结果。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只有不足20年的时间,但是却具有传统育种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快速聚合有利基因,从而达到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作物产量及作物品质的目的,对于解决粮食刚性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5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销售。

但是,由于目前国际上还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安全无害、应用于食品对人身无毒害,因此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严格限制农业转基因产品的使用,未经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产品严禁扩散和使用。

我国也是植物转基因研发大国,但是起步较晚。2006年,我国才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开始加快迈向转基因农产品研发的步伐。但是,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很多作物的优良性状基因已经被国外注册专利。根据国际惯例,专利基因的商业化生产,需向专利持有人支付费用,不支付费用的企业将面临诉讼的风险。因此贸然地使用国外材料中的转基因成分,可能面临支付高昂费用,或者面临法律的境地,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将具有潜在的风险。

鉴于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安全的不确定性及其商业化风险,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监管比较严格,尤其严格控制研究、生产等领域未经安全性鉴定和审定的品种进入市场,从根源上控制转基因产品的扩散,保证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

1 目前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成分扩散的现状

随着转基因产品扩散的逐步加剧,农业部为了依法治理农业转基因市场,每年安排专项开展转基因筛查工作,以了解我国转基因应用状况,为实际的转基因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打击非法转基因研究和生产。根据国家转基因管理相关规定,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08~2010年农业部小麦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测试中心转基因生物安全成分检测实验室,对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安排的玉米、水稻等作物500余份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

在省内抽检的样品中,在玉米区试新品系中检出2份含有Bt基因。在区试新品系中检出含有Bt转基因成分,说明部分育种单位已经有意或无意,通过各种途径将转基因成分引入到育种材料中,并选育出了优良的新品系,要引起农业监管部门的警觉。

在农业部安排的抽检样品中,辽宁检出非法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大批量生产,造成非法转基因成分扩散。北京一品种检出转基因成分,但是没有批量生产。

从近几年的检测结果来看,在玉米品种及新品系中检出转基因成分,说明转基因成分扩散速度加快,相应监管和打击力度亟待加强。

2 转基因成分扩散的原因

当前,我国种子市场转基因种子扩散有两种现象:一种是部分育种生产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漠,钻法规不完善、监管不严的空子,以转基因品种替代非转基因品种,造成转基因成分扩散。另一种是部分育种单位,对于转基因成分的扩散途径不清楚,在科研育种和生产经营中出现了无意识利用含有转基因成分材料,导致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品种进入市场。

在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对检出转基因成分作出解释的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并不清楚育种材料中含有Bt成分,有可能是其误将抗虫材料应用到种质改良中,污染了育种材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育出新的品系。这说明,在当今商业育种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各育种单位之间育种材料的频繁交换,某些大型育种单位的育种材料频频失窃,尤其是国外育种材料被频繁引入国内应用,加快了转基因成分加速进入我国商业育种中,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干扰我国育种事业的健康发展。

3 国家关于转基因管理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对转基因产品有控制的放开,逐步允许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进入市场,但是所有的目的基因必须经过安全性评价,引入转基因成分的新品系必须经过国家品种审定之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因此,我国于2000年的《种子法》,规定了我国转基因种子的使用管理方法。2001年国务院304号令又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研究、生产、加工、运输及经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5个配套章程,截止2009年底,农业部已经了62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标准,保障了依法行政的技术需求。国家责成农业部负责全国转基因监督检测及安全性试验工作,各省及县负责本区域内的监督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确保农业转基因产业健康发展。按照该条例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之规定,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试验和生产试验要经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批准,进行转基因种子生产,必须依法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才能进行审定和生产,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4 对农作物种子转基因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转基因扩散状况和发展趋势,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转基因成分管理。

4.1 提高农业主管部门的转基因检测能力,加强市场监管意识,排查与抽查相结合,坚决依法打击非法转基因农作物种子流入市场。

由于转基因应用还是个新事物,我国种子转基因检测体系和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目前经过农业部认证,全国具有转基因检测能力的种子管理部门检测机构仅有4家,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前转基因检测的需要。因此,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快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更新检验知识和技术,提高检测能力,建立专门的转基因成分检测队伍,配套必需的检测仪器。转基因检测对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都很高,没有合格的环境和技术队伍,就很难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市场抽查检测力度,增加转基因成分检测要求,通过大范围的检测,杜绝非法转基因种子进入市场。

4.2 加强转基因研究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转基因研究及应用。责成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研单位和大型专业公司,严格管理自己的育种材料和育种田,在进行群体改良和自交系改造过程中,严防花粉的污染。在对外种质材料交流过程中,要确信自己资源的可靠性,避免将研究过程中的转基因材料交流到不具备转基因研究应用条件的单位。

4.3 严格监管、谨慎利用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对于来源不明的育种材料,要加强监测。对于一般的育种单位,尤其要注意资源引进过程中的主动监测。由于国外种质同我国的种质具有更多的遗传差异,在我国表现出很强的抗性,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很多从事育种行业的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外的商业种或育种材料,但是很多国外的育种材料含有转基因成分,育种上易把这些成分加入到我国的遗传材料中。因此,对于来源不清的材料以及国外引进的材料,在田间种植前一定要先进行转基因审查,排除之后才能考虑使用。检测到转基因成分的材料,如果一些小型育种队不具备保存和利用条件,要主动上缴或者在相关人员的监督下,予以销毁。

4.4 加强已审品种、新品系转基因成分检测工作。对于生产和经营企业来说,最近几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以及即将报审的新品系,应该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来确认品种的安全性。例如某单位的玉米品种,已经推广几年了,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品种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部分育种单位,耗费人力物力,多年努力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系,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却因为含有非法转基因成分,不但被罚退出审定程序,还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也污染了很多优良的自交系。一旦发生更大规模的转基因成分扩散事件,受损失的不仅是企业,还会影响生态环境。

4.5 提高企业、科研育种单位自检能力。对于具有转基因成分检测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依据农业部农科中心(检)函[2009]25号文的相关标准,自行进行玉米、水稻、大豆及油菜等作物的转基因检测。具体的检测参数和方法,在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缺乏试验条件的小型育种队和企业,可委托实验室,对其材料进行高通量、大规模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排除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自交系、品系和品种,以保证育种和生产的安全性,确保生产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转基因研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育种者和生产者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资源引进,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成分自检。相关的农业行政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转基因检测水平,加强市场产前产中监督,杜绝非法转基因品种进入市场,避免非法转基因产品进一步扩散,对于规范育种研究及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玉米穗期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大棚黄瓜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