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时间:2022-06-21 12:48:37

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办学特色的问题,是多年来教育界探讨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萦绕在许多校长心头的一个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学校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日,笔者有幸参加“全国小学特色治校特色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聆听四位专家讲座及诸多校长交流之后,对学校办学特色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认识,对如何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有了更深的思考,下面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学校办学特色的构建。

办学特色须因校制宜

任何一所学校要形成特色,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简单仿效,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必须从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凭借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客观地分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优势”和“强项”,并发挥学校原有的教育优势或利用这些强项,逐渐形成学校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色。

我校创办于1907年,新建于1990年,百年风雨兼程,学校英才辈出。近十年,学校在体育方面涌现出如昆山首位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徐志明,国家健将级运动员――陆云云等一批优秀体育人才。人才的不断涌现,有力地激发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2000年,学校通过反复筛选,找到了小女排这一优势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并确立了体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每学年,学校制定工作计划时,坚持“五育”并举,并始终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目标、有措施。同时,在体育生源、体育经费、体育师资、体育环境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2004年学校体育场地塑胶化,2007年又兴建了体育馆及游泳馆,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体育环境,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新一轮发展。至目前,学校小女排已获昆山市“十四连冠”,苏州市“六连冠”的骄人战绩,学校体育总分连续十多年位于昆山同类学校前列。排球运动的发展,阳光体育的普及,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于2003年被命名为昆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7年被命名为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昆山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并多次被评为苏州市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

办学特色须整体优化

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依据设置的办学目标,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特长和各项工作的特色,进而达到学校总体工作的最佳效能,形成整体特色。它不是局限于某一点,某一面,而是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最终使学校整体地,全方位地及各个角度地反映出这种独特性,成为一种综合效应,成就一种校园文化。

多年来,我校一手抓小女排选才、选拔、交流,一手抓挖掘、提炼、总结,结合学校实际并聘请相关专家编写了《小学排球入门教程》,作为学校地方课程。明确了学生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各个阶段排球活动的要求和具体的练习方法。如今学校排球已从小女排辐射到小男排,从排球队队员辐射到学校全体同学,并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课上展示活动和练习,形成了人人爱排球,人人懂排球,人人打排球的排球文化。同时,学校以排球为龙头,全面积极主动地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扎实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在昆山市小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连续七年获得优秀称号。

办学特色须巩固发展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从构建到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一旦特色得到广泛认可后,又不能一劳永逸。其实许多所谓的特色都局限在“点”或“线”上,按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的全面质量观来说,点上特色,线上特色需要在巩固的基础不断加强、完善、和发展,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地推进和提升。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们有如下思考:一是加大巩固力度。以学校男、女排队为基础,根据不同年级段,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排球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真正喜欢排球活动的兴趣,不断熟练排球的简单技能和较高技能,力争使小学生热爱排球运动,喜爱体育运动,在校园内形成一股强身健体的风潮。二是加大发展力度。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同时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注重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强校际教练员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邀请有较高水平的教练员来校指导。另外还需建立不同等级的竞赛制度,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定期举办不同等级的竞赛,例如年级、校际比赛,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等。通过比赛,不断发现体育人才,并积极向上输送,促进我校的排球体育特色更上一层楼。三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文化,稳定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切实转变全体教师的思想观念,确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理念,努力探索并逐步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和体育项目联赛制,努力提炼和打造学校体育文化。例:“排球是圆的”――做事要追求圆满,“排球是要传递的”――做事要配合协调,“排球是要接应的”――做人要相互照应,以点带面地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从而逐步达到文化育人、文化治校、文化强校的至高境界。

上一篇:从构建学校理念文化入手,打造品牌学校根基 下一篇:对师徒“传\帮\带”培养模式的记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