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6-21 05:41:15

针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探讨

摘 要: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是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先决因素,因此加强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状,提出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

1 建筑工程质量现状及原因

1.1 现 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迅猛地发展和飞跃。其中,建筑业的发展也很迅猛,很快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筑工程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为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某些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廉租房工程项目,优质、精品项目少之又少,整体工程质量虽然在结构安全上没出现什么大的质量问题,但工程观感质量和一些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1.2 原 因

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常说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工程项目在创优、创精品的态度上存在问题,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奖励机制,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抱着“只要工程结构质量没问题,细部做法、观感质量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的心态对工程进行管理。而当前建筑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个项目经理在多个工程项目上挂名不履行职责的违规现象。

2 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途径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并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使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持续改进。

2.1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不仅仅是设计图纸交底或者施工设计交底,其主要内容为: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技术交底应围绕施工材料、机具、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应明确具体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等。

2.2 测量控制

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和线进行妥善保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性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

2.3 计量控制

计量控制是保证过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施工项目开展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中作重点是: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2.4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①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就是控制工序活动的各种投入要素质量和环境条件质量,其主要手段有: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②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就是控制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其控制主要途径有:实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判断认定质量等级和纠正质量偏差。

2.5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强化控制。除此之外,特殊过程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2.6 成品保护的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的情况,此时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以免因成品保护不善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而加强成品保护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 改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

3.1 强化建筑工程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

①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强化建筑市场管理,依法治理工程质量,增强监督管理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普遍到位管理,对监督管理人员实行责任任免责任制。②与时俱进的制定、修改、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法则。

3.2 建设主管部门要提高企业模式化管理意识

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体系管理,必须坚决制止无资质施工队和低资质施工企业与较高资质施工企业之间乱挂乱靠的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现象。切实推行工程总承包,质量事故追责制。

3.3 强化全体参与人员的质量观念

施工企业必须强化全体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3.4 政府引入建筑市场价格指导机制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有效控制建设单位的随意或不规范行为,禁止不合理压价和垫资或变相垫资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层层转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压质量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出台政府价格指导和工程预决算指导价,并以此宏观价格管理和约束施工单位的恶意压价或隐瞒真实的工程价格。

4 结 语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对其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千变万化,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人、机、料、法、环”五个字。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善于分析,及时总结影响质量的原因,指定纠偏措施,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成典.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的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2]吴杏玲,丁丰森,林爱康.略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3]周斌.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08).

上一篇: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农牧型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 下一篇:二零一七年第六期《鹿鸣》作者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