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时间:2022-06-21 01:11:46

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密切相关。在初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动机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一、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充分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习质量。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充分的认识,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成绩只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检验。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培养在独立分析、认识问题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使智力水平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力。只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过程、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而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二、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自然、生动、新奇地引入新课。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复杂、枯燥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例如:在“中位数和众数”一节中,引入材料以奥运会的相关图片和新闻为切入点。这样既复习旧知,又自然引入新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就能很好地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想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3.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4.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师生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你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我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我一般都会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如男女同学抢答竞赛、小组抢答竞赛等。我发现,每次上活动课时,同学们都非常期待和兴奋,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表现。在竞赛过程中,同学们很活跃,思维也很敏捷,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其实,学生年纪还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无疑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在游戏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锻炼了思维能力,达到了潜移默化的功效。

6.及时反馈。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又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动力。比如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的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7.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产生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更大的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动机。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有效地利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上一篇:职高生数学成绩偏低原因探究 下一篇:浅议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