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在隐性课程视阈下的特点论文

时间:2022-06-21 12:49:24

学校德育在隐性课程视阈下的特点论文

论文摘要: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隐性课程;学校;德育

自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并由课程论的研究课题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德育学、教育哲学等研究范畴,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改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对我国课程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设置的直接的显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衡量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2006年,作为二期课改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标准课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这一科学定位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学科课程在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学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然而,在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经验的思想品德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学校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及个性等诸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换言之,我们高度重视了“显性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未能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出“隐性课程”的最佳教育教学功能。

所谓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它往往不直接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或者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中,主要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设、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校纪等)。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更特殊的意义,是对显性课程的丰富和补充,它可以利用模仿、暗示、感染、认同和内化等方式,通过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协调、统一机制,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就一个发展中的学校而言,无论是宏观的课程建设,还是中间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乃至于具体的课程师生交往方式,均需将隐性课程纳入视野,在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注重构建显性课程的同时,挖掘其所蕴含的“隐性课程因素”,使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以更好地优化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隐性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影响机理

隐性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刨设一定的教育环境和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通过接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经验的教育因素。在学校中,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对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隐性课程的特点:

(一)从发生范围上来看,隐性课程应该是指发生在学校环境中的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因素。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如校园环境建设是否具有人文性、审美性;软件建设方面,如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关系、校风、校训、学风等所承载的德育因素,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二)从教学预期上来看,对于学校而言,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隐性课程,其实质都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隐性课程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通过增加课程的可控变量因素,有意识地对学生旌加某种具有教育作用的教学因素,使其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目的性与预期性的状态。

(三)从影响方式上来看,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渗透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隐性课程潜在地隐含在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与环境氛围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载体的隐含影响。

(四)从发生心理机制上来看,隐性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菲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

显性课程具有明显的传递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而意识形态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性课程能绕开学生的意识障碍,是学生无意识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往往具有更良好的效果和更深刻的影响。

(五)从评价结果上来看,隐性课程主要通过潜移默化方式确实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其影响的结果难以用准确的量化方式进行评定,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方面中,它不同于直接的道德教育课教学,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往往被人们忽视,使得其教育功能被淡化。

由于隐性课程因素主要表现在整个环境对其中个体隐蔽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感染影响人的心理情绪;通过暗示影响人的意识;通过模仿影响人的认知;通过依从影响人的行为;通过形成认同影响人的价值选择。这正是隐性课程因素的影响机理。正是通过这些影响,使隐性课程形成对人的道德认识的导向作用、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道德意志的锤练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行动。”可以看出,隐性课程因素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这也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获得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隐性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途径

隐性课程建设与实施在于以各显性课程的教学为主导,以13常教学实践活动为主线,积极探寻学科教学和隐性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逐步凸显并完善隐性课程的建设,与显性课程并行共同发挥教育功能,从而建构起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规范性的课程体系,使得存在于课堂、教材、师生交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潜在的教育教学因素转变为具有系统影响实效性的课程因素。

(一)挖掘学校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关于课堂教学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一段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眦3]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德育目标贯穿始终,拓展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一定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知识本身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可以改变人,可以培养人,因此要主动挖掘各门学科中潜藏着的丰富的德育因素。

如在自然科学中渗透着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人文学科中贯穿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因素,这些都是培养中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最佳素材,对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拓展思想教育的空间

校园文化环境蕴含深厚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是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中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教学设施、班级布置、绿化美化工程等,它们蕴涵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念,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这一隐性课程因素,要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指整个校园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学校校风、校训、班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表现形式,是最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隐性德育因素。因此,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风校训,以激励学生,如北大附中的校训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清华附中的校风是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学校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身体、扩展视野、提高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强化团结互助、协调配合意识,如通过校园运动会、班级的主题班会、一二九长跑、学雷锋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思想教育的示范性

教师是影响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发挥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无论是教材中隐性课程的开发,还是对学校各项制度的执行都离不开教师。作为隐性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不管在何时何地,教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同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合作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把自己每个方面都展示出来,这就便于教师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曹浮。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7.

[2]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霄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6.

[3]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M].教育大辞典(第1卷),1991;275.

上一篇:小城镇房地产投资风险特征研究论文 下一篇:房地产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