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学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20 09:21:40

调整教学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 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我们要促使教师在使用教材、选择教学资源文本进行重新调整,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知识水平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本文从多个方面对调整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策略调整

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我们要促使教师在使用教材、选择教学资源文本进行重新调整,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知识水平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我校是一所课改实验学校,现在正在大力推行高效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思路与策略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从现有自身的教学经验入手调整教学思路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体现。而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情编写教案,还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单元结构以及每一节课的内容,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这才是负责任的教学。比如我在讲授《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我把平政的高旺肚瀑布录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生立即兴奋起来,还有的立刻就说出了我拍摄的地点,在教学中学生有一个字经常写错,那就是“落”字,即把此字写成左右结构。于是,我索性就把这个字重点纠正一下,通过展示台放大后,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这个字的笔画,然后让学生多写几遍,加深一下记忆。再写作业时就很少人写错了。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学活动,还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出发,教师要对自身教学经验进行调整。

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调整教材文本

多年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要把教材的文本内容化成化成学生易接受、易吸收的生本内容,取决于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了解程度,取决于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和把握度。为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而学生是处在社会环境中活生生的人,由于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生的认识起点也就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善于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问题,有的学生善于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思考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把教学设计调整得更符合学情。比如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从学生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探究能力的程度,选择学生们感兴趣、有体验、有生活、易接受的形式,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时,我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刚才,同学们认真地阅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作者告诉我们要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但一谈起环境保护,每个人都有亲身感受。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想法呢?有没有你想到而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一个学生回答:“既然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就会越来越少。那么,有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不是照样会越来越少吗?我认为课文对这句话阐述得不够清楚明白。”还有的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我的家乡环境的破坏就是因为过度开发矿产资源造成的。我觉得,课文应从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造成森林、生物、大气等再生资源破坏来说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展开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会受教材的限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随时闪耀出创新的火花。这样,学生不仅激发了内在的探究欲望,同时阅读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挖掘学生熟悉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才是当前最急的教学任务。

三、从课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入手调整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把老师的理解、感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例如,在教学《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一课时,我是这样从生活中能寻找到的好课题的。把我国神州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国事,作为学生的学习探究题材。那时我结合时事,结合电视、互联网和报纸,在班里开展了探究阅读学习活动。在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并对我国航天事业成就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我引导他们从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古老的传说到“‘神五’跨越”,从“‘神六’辉煌”到“永远的梦想”,进行全面思考,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通过从读课文引发读古文、读报纸、查资料的感知,使课外阅读的扩展把阅读探究推向高潮。这节课充满时代气息,学生课堂活跃,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将课文描绘的世界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从借助多媒体入手调整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具体化,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从而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上《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借鉴了杭州市优秀教师虞大明老师执教《小镇的早晨》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这部分内容时,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又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庐山云雾的风光录像。在这有意创设的课堂氛围中,我问到:看了这段录像后,你觉得缺少了什么?聪明的学生很觉到少了音乐,纷纷要求配上音乐与录像搭配才算完美。于是,我趁机将事先准备好的几段乐曲放给学生听,请他们根据课文意境,选择一段最适合的乐曲,并同时随画面配上解说词。有了对课文的理解,有了对音乐的领悟,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

总之,要想实施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作为一线老师不能把参观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照搬,只有针对小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去构建独特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把教学质量提高 。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的智慧》林崇德 开明出版

上一篇:浅谈从最基本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做好世界上最小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