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各行业影响殊异

时间:2022-06-20 09:03:1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各行业影响殊异

每一次政策的调整,对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都带来不同的影响。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亦是有人哭,有人笑的结局

9月15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公布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资源类产业、加工类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涉农产业。本次调整后的税率升降兼有,涉及“两高一资”的产业出口受到负面影响,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受到正面影响。

政策调整

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包括:进出口税则第25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以及煤炭、天然气、石蜡、沥青、硅、砷、石料材、有色金属及废料等;金属陶瓷,25种农药及中间体,部分成品革,铅酸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细山羊毛、木炭、枕木、软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

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包括:钢材(142 个税号)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陶瓷、部分成品革和水泥、玻璃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降至8%和11%;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由17%降至13%。

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则包括: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 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由5%或11% 提高到13%。

将此前已取消出口退税以及本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资源公司影响各异

对资源类行业而言,受影响的主要是钢铁、有色及煤炭类上市公司。

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下降3%。目前,中国钢材与国际钢材有着30%以上的价差,远远大于3个百分点。钢材出口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移成本。例如,中国和美国市场的热轧卷板的市场价格差是200多美元/吨,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差230 多美元/吨。出口钢材的价格上调3%,不会影响出口。而且此次列出的出口退税下降的142 个税号的钢材产品中,出口量相对较大的普通热轧板卷、冷轧板卷、10~20mm规格普通中厚板均不在调整范围之内。所以,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不大。

80个税号的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其中铝制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8%~11%,铜和锌制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针对的是铜、锌、铝等大部分半成品,这些资源性产品能耗高、污染高和附加值低产品。这是国家继续限制资源类、能源类产品出口,鼓励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政策的延续。但有色类上市公司受的直接影响不明显。

由于目前中国是铜和锌的净进口国,铜和锌以及铜材和锌材出口量仅占国内铜和锌消费量的6%左右,由于国内和国际铜锌价接近,降低出口退税应对铜锌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过,由于国内需求大,对相关企业影响有限。

铜上市公司,如云南铜业(000878)和江西铜业(600362),已经在今年2月被取消了出口退税优惠,影响很小。锌业股份(000751)几个锌上市公司的出口比例都在8%左右,受其影响也不大。

长期来看,政策调整对电解铝企业却构成负面影响。目前,铝及铝材是海关所列的重点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国内外铝材价格接近,铝材出口退税的下调造成出口成本提高,带来的2%~5%的利润损失,国内铝型材大量出口的现状将发生改观,长期看对上游电解铝有负面影响。但电解铝的上游产品氧化铝因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价格下降,最终电解铝企业的业绩变化还待跟踪,目前上市的电解铝公司此次未受出口退税调整的直接影响。

取消了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而此前煤炭的出口退税率为8%。

目前,煤炭上市公司2006年煤炭出口合同已基本签订完毕,已签订的合同在2006年底前报关出口的仍可以享受原有的出口退税,因此,该政策并不影响煤炭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2007年执行的煤炭合同量不再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优惠,要视新签订出口合同中煤价格是否能够上浮抵消出口退税取消导致的成本上升。但总体看会拉低上市公司业绩。

纺织出口遭遇打击

对于加工类产业而言,纺织品出口影响最大。此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为11%。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1~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913.5亿美元,预计2006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

按下半年出口量占全年55%推算,第四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约377亿美元,折合约3000 亿人民币。由于出口总额中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不涉及退税问题,因此,不受退税率下降的直接影响。而在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70∶30。退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那么,第四季度全行业减少营业利润约42亿元。

以上只是简单的数字估算,实际上多数企业在与外商谈判时,出口退税率、棉花价格、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变动均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适度转移。不过,由于9月中旬才宣布下调出口退税,四季度订单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而传递出去的可能有限。但另一方面,属于9月14日之前(含14日)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由此推算此次退税率下调对纺织行业的利润影响应小于上面42亿元的估算。不过,明年的价格转移比例应会有更大的提供。

电子、医药利好

此次政策调整,对于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却是一个利好。

对于电子行业而言,电子元器件类中的片式阻容元件、薄膜电容器、金属永磁与其他永磁体、线路板、液晶显示板等19项;整机类产品中的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彩投影机、数字电视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等31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上调为17%。

在对几个相关子行业的影响方面,磁材与液晶显示板行业应该是受益最大的两个行业之一。对相关公司也带来较大的业绩提升。

目前,我国磁材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磁材资源也比较丰富,相比国外企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出口份额也已具备相当的规模。退税率的调整将有利于国内企业更积极地融入国际市场,改变在技术水平上仍处于劣势的状况。

液晶显示板行业是目前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之一,但目前液晶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价位,加之国外企业的挤压,国内液晶行业处于尴尬境地,这次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液晶行业的发展,引导企业扩大出口,推动行业良性运转。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维生素A、维生素E、其他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含有青蒿素的中式成药等四类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上调为17%。

整体来看,本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到品种几乎涵盖了除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外的所有种类维生素产品,这对于新和成和浙江医药这两家国内最主要的维生素A系列产品以及维生素E生产企业构成了较大的利好,另外浙江医药的主打产品辅酶Q10同样在税率调整的范围内。

国内出口青蒿素类的上市公司包括昆明制药(600422)以及复星医药(600196)的子公司桂林南药等,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关税号中似乎查找不到昆明制药,该公司是否将会因此受利还待确认。

涉农产业扶持为主

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到的农业包括农药及农产品。取消了25种农药及中间体的出口退税。

而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由5%或11%提高到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的既定方针,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据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05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了5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上半年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粮食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大幅下降。因此,提高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退税,应该视为是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而对相关上市公司能带来多大的收益,还待观察。

李虹蓉 平安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从阿拉斯加看新疆开发 下一篇:大商股份遭遇成长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