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

时间:2022-06-20 04:52:03

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

摘要: 校本培训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与校本培训特点的阐述,探索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推进教师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师 可持续发展 校本培训

当前,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随着课程改革工作重心的下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不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实施课程要求,而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新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发展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的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育信念的确立、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形成,以及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培养等。

2.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在进入师范学院之前的经历,是他们在来接受职业培训前的经历,即他们的中小学学习体验。

第二阶段,“基础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教育的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将接受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活动缺乏起码的专业服务经验的支持。

第三阶段,“持续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后的全部发展过程。这个阶段带有终身的性质,是教师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在职培训,其中校本培训由于具有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等优点而成了培养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校本培训

1.校本培训的涵义

校本培训最初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培训院校一统天下的弊端提出来的新概念。美国在1989年发表的《着眼于未来的师资教育》的报告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教师培训要从根本上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因此,在未来师资培训探索中,应当淡化培训院校的培训,要把培训送上门去,把培训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这样,才能使教师培训基层化、全程化和全员化,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在我国,对教师校本培训的本质认识目前尚不统一。综观多位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而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2.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本培训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多样性、主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校本培训具有很多优势。(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打造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队伍;(2)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3)有利于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发展;(4)有利于减少培训成本,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

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有相当部分的学校与培训机构主要重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并未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因此,校本培训正是适应这样的培训趋势而发展起来的,成为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促进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内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起决定作用,如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形式与培训管理等。在这种模式框架下,某些要素仅发生量的变化,就会出现此模式的变化。如考虑到培训对象自身的特点,也能形成一些培训模式,包括新教师培训模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老教师培训模式等。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校本培训模式:

1.课堂教学达标争优模式,挖掘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层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达标计划,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评价,找出问题、制定措施,通过同事帮助、学校领导指点,互教互学,达到预定目标。整个学习通过各个层次教师的达标争优活动挖掘教师潜力,最终实现整体提高学校教师素质的目的。

2.案例剖析和现场诊断模式,锻炼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可以通过学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有关专家按照查看课前准备――观察课堂教学――剖析教学情况――研究改进对策这一程序对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对症下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教师自己探索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的机制,遵循波斯纳的“实践+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对照领导专家的同行的诊断点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观念反思、理论反思、行为反思和结果反思。只有不断实践、认真反思才能对后继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自我发展,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自主反思式,让教师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这一模式强调自主学习,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研读师德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专刊,要通过增大教师读书容量,将潜心读书与自我反思相结合,要求教师在读书自学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读书行为与反思行为的双向互动,实现理论观点实际问题的碰撞磨合。教师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发生于本地、本校及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以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去反思、去审视、去分析,从而达到素质与理论的升华,让教师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校际观摩、交流式,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

区域合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方略,进行校际之间的横向合作,联合开展校本培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为广大教师提供相互交流、观摩、切磋的机会,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有效的外部支持。

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校本培训虽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我们必须树立校本培训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有机部分的理念,不懈努力,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推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2]代蕊华.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研究[J]. 2003,(3).

[3]于海昌,马兰.成人的学习动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1).

[4]徐巧英.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2001(15).

[5]杨明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J].师资培训研究.2001(4).

[6]朱益明.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石河子大学“263”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此项目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资助,批准文号为:JJWYYB2006148,项目名称:新疆中小学师资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上一篇:关于高职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特征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