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探讨

时间:2022-06-20 03:21:52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探讨

摘要:跟踪审计是传统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是审计创新的有益探索,从关注建设资金收支情况到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与优化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审计的目标

(1)、积极并且有效地监督投资管理、建设管理,审查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合法、真实、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和改进管理。(2)、全面真实地掌握整个建设过程的具体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结论和评价。(3)、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反馈审计结果,促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有效制约,在规范建设程序、加强建设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推动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审计内容

2.1、前期准备阶段

(1)检查建设项目的前期手续是否齐全: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证、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文件等,分析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可行。

(2)检查是否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范围是否完整,编制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是否准确,采用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经济。

(3)检查建设项目的各参与单位是否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是否公开招标确定。

(4)检查合同的签订过程是否合法、公正,合同条款是否全面,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是否公平合理。

2.2、建设项目实施阶段

(1)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合同双方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施工方转包、违法分包、甲方指定分包工程等情况。如发生变更、合同内容增补、标的转让或合同终止等情况,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2)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在实施过程中有无严格按照概算指标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一般不得超概算。

(3)检查工程形象进度结算资料是否按规定时间报送,监理等单位是否及时把关,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及规定时间办理相关手续。

(4)检查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和账务管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和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及竣工决算的需要。

(5)检查工程付款情况,严格控制付款,杜绝超付工程款现象发生。

(6)检查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对材料及设备的材质、质量把关,避免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用于工程,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

2.3、竣工决算阶段

(1)检查工程结算资料和工程财务资料,分析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供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

(2)检查工程造价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的完整和真实性。依据竣工图纸、现场发生的签证资料、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规则,细致、认真地审核、复算工程量,防止工程量虚高,套用相关定额和取费标准,如是招标工程并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检查是否套用投标单价。审查合同中相关工期、质量等奖罚条款是否执行。

(3)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和交付的递延资产情况等。

(4)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依据技术、环境、经济等指标,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经济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各种因素。

3、跟踪审计目前的现状及问题

3.1、跟踪审计与项目参建方职责不清,定位偏差

国家审计对投资项目参与各方的监督是建立在各被审计单位完善内控制度和具有自身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的,但在项目实施过程,建设单位往往会对跟踪审计产生依赖心理,特别是政府临时成立的工程建设部门积极要求进行跟踪审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谋或承担一些风险,以弥补他们本身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及一些前期的违规行为。

3.2、缺乏统一操作标准

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思路,但尚未建立一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及审计报告等还缺乏统一标准和指南,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合理性因素超过了合法性因素,不能确保审计质量。因此跟踪审计有待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3.3、跟踪审计力量不足

跟踪审计活动贯穿项目建设整个过程,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工程、财务、经济、管理与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目前,审计机关中能够胜任这方面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短缺,审计机关希望借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来进行跟踪审计,扩大审计监督面、增大工程审计影响力,而中介机构由于受自身单位性质的限制,在审计过程中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与审计机关有着显著的不同,审计机关的现有力量难以做到对中介机构参审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跟踪审计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4、业绩考核及组织审计收费模式有待完善

投资审计中的工程结(决)算审计一般以投资额或审计核减额作为业绩考核和收费依据,但跟踪审计的很大部分内容侧重于建设管理方面,而且其工作弹性较大,很多工作无法量化或直接体现为实际投入的审计工作量,因此一般的考核、收费模式对组织审计项目的质量有较大影响,也无法真实反映对中介机构的考核结果。

4、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措施

4.1、健全、落实建设管理制度,完善跟踪审计制度环境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的创新方式,完善的配套制度是其有效开展的前提。除了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外,应当健全、落实并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相衔接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建设管理问责制度等,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真正有效地运行。

4.2、建立健全操作规范,提高跟踪审计规范水平

建立健全跟踪审计操作规范,是促进跟踪审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跟踪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定严格的业务流程,合理引入量化评价指标,使审计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

4.3、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

综合性审计力量是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础。首先,提高现有审计力量的综合素质,加强综合性培训和交流力度。其次,扩大审计人员专业来源,吸收更多专业工程、工程造价、法律、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

4.4、理顺跟踪审计协审费用支付方式

审计机关委托的跟踪审计协审经费应由财政资金给予保障,实现“谁委托、谁付费”,这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根本。

总之,随着政府公共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投资损失浪费、资产流失和投资效益差等问题不断暴露,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探索性地开展了跟踪审计工作。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遍地开花,其实施模式也呈多元化趋势,一些中介机构在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参与行政机关组织审计外,还承接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咨询服务,使得社会各界对行政机关实施跟踪审计的定位发生了概念错位。因此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谨防错位、缺位,才能做到刘家义审计长讲的“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审计风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玉录.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2]王维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周晓.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监督研究[D].河南大学,2011.

上一篇:机采井节能挖潜技术分析 下一篇:计量检定工作中的人员误差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