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

时间:2022-06-20 02:27:20

谈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亮点,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生产、技术领域,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必须面对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及知识结构,必须重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必须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课的教学。

学生才是学习社会中的主体。探究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和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投入意识,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展现学习者的主体力量和理性作用。然而,探究教学也绝不主张培养具有占有主体性的个体,而是积极创设合作、交流、对话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置于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体中,让他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与对话中,培养“共性”与“交互”的主体性。这种在学习社会中培养出来的主体性把认知、伦理和审美融为一体,既展现学生的主体力量,强调人的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又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和共生性,强调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科学探究中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并通过师生交流的协同作用以及与其他同学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发展学生自身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来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学生与环节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协同,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物理探究中,应与学生一同研究,一同实践,教学相长,不断地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当中肯定或多或少地存在诸多困惑,教师就要在这个环节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感悟,以便升华新体会的认识与观念,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种由成功的学习而产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因为反思是督查、检测、调整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研究活动,让他们学会发扬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让他们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思维方式。培养与发展其怀疑、发问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在内燃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热机结构提出质疑,可以设计出其他更好的形式吗?因为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数学家笛卡尔说“怀疑就是方法”,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也说过,“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确实,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就是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入手,才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同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探究、对书本、对以往的结论敢于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生针对要怀疑的某一课题,多方面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探究,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对任何事物都能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学生在设计热机时会遇到不少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让热机工作要求后,学生提出:如何让热机能吸气和排气互不影响?如何控制阀门?活塞如何连续工作?如何带动曲轴工作?教师该从一开始实施课题探究教学时,就要保护、促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多数初中学生还未养成发问的习惯,而且此时心中即使有问题也顾虑重重地怕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怕提错了问题被别人笑话而不愿和大家一起探讨,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的课题探究了。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是完成设计的关键。为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讲过的这句话:“错了也没关系,错了马上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好的课题与想法,就要立即行动起来,搜索有关信息,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探究活动。否则,非常有价值的想法若不经过实践的锤炼,也只能沦为即逝的肥皂泡。我国古代学生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教师要带领学生构建起“灵动”的物理课堂,不轻易放过某个看似荒诞、离奇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并积极行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真知,养成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好习惯,防止急功近利注意的影响。

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课题探究的行为反应中获得反馈信息,以掌握学生的课题探究发展的程度,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行动。

最后,为了较好地完成物理探究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教师不是知识的信息库,不可能回答出学生们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青少年在个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结果,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要善于在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进行点拨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会研究。这是一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们应克服一切困难并努力去完成好这项工作,并善于总结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经验,使之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安徽省南陵县三里镇漳溪初中)

上一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营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