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0 12:58:30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职业人才的主要教育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教师组织下,同步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结合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现状,在简要阐述和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问题基础上,重点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分析化学 理实一体化 内涵 问题 对策

分析化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探索与实践,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契机,推动分析化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1.建构主义内涵

以建构主义理论观点来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教学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是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以学生为本

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教学目标明确,不是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便是掌握某一具体的岗位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3.教学环境岗位性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显著特征是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岗位技能,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实现零距离上岗。该教学模式开展的环境,既要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要满足教学模式条件的需要,因此,教学环境有时需要是真实的岗位环境,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加强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深入合作,实现双方高度的资源共享,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教学方法灵活性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十分灵活。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或实现工作的不同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可能是不同的。目前,讲授、演示、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是最为常见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已经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得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及,且能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实施流程、配套条件等有着深刻认识,并积极探索该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策略。但是落实进度缓慢,雷声大雨点小,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2.教学环境建设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室的环境要求,教室中要设有理论讲授区、小组讨论区、实践操作区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展具体的教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授课与实训分离阶段,实训室面积、设施都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环境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学校会对实训室加以升级改造,部分学校则干脆将理论讲授重新搬回传统教室。如此一来,不仅曲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而且还造成了理与实的脱节,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3.教学任务与岗位实际脱节

要想顺利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对专业覆盖的岗位群和职业技能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与阶段划分,在每一个阶段都要结合具体的岗位,精心设计出具有典型性的岗位任务,然后将其作为基本教学单元加以实施。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典型工作任务,现实依据不足,缺乏理论支撑,与岗位实际相脱节,甚至在能力培养的流程上出现逻辑混乱,严重偏离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初衷。

4.未能充分落实学生为本理念

通常来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步骤主要分为任务分析、决策制定、任务实施、过程控制和教学评估,它和实际生产过程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同环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整体来讲,引导是教师最大的作用。但在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造成教学效果提高不显著。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1.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一体化整合

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发生重叠,或避免发生漏讲,并兼顾学生考取资格证的现实需求,要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加以整合。比如,在《分析化学》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常用分析仪器,以往学生在该环节往往会不知所措,操作过程很不规范。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可以将“果汁饮料总酸的测定”等做引子,导入实验,然后将其中的关键知识点渗透到实验中,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通过某一实训项目对基本操作进行整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完美结合。

2.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教学形式一体化落实

为了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取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等形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与做的一体化落实。比如,某一单元的理论讲授完成后,通过引导第一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操训练,有效避免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脱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强化了学生对实验的记忆。此外,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同步开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重复教学,而且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且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分析化学的独特魅力。

3.授课教室与实训场地的教学环境一体化建设

要想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环境的理实一体化建设,而对于没有条件实现这一点的院校,则要尽可能将授课教室安排在实训场地附近。为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岗位体验感,通过实验场所创设与岗位实际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为学生重复播放实验视频,他们能够结合自己实际需要进行重点观看、规范操作和及时纠正。

4.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综合能力一体化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最基本的,大部分需要他们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去获取,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而且还要确保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要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具体工作项目和实验任务开展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实践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实现综合发展。

总而言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包括教材教案、实施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铮,周雪.“分析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

[2]付西军.高职化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大学化学,2012,(03).

[3]项东升.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1,(16).

[4]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

上一篇:“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税改风险实践应对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