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如何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时间:2022-06-20 12:45:21

语文课要如何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营造、教学、情境、气氛

语文课上得好,有感染力,有吸引力,生动活泼,能把学生的神态带着走,进入美妙世界,领悟课文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品味作者的创作水平和驾驭语言能力的独到之处,教师的上课艺术是至关重要的,犹如演员的表演是否精彩,能否把观众吸引住,课上得精彩,学生就会被吸引住,听得入神,否则就会走神。因此,语文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情境的教学艺术,营造一个好的课堂环境。

一是教师讲课要声色并举,抑扬顿挫,情感分明(轻松、自然、喜悦、压抑、悲伤),因材施教。如都德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结尾几段: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传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几段是小说的高潮和结局,也是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爱国情感表现到极致的所在,教师上课就要抓住韩麦尔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得活灵活现,描摹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人物的爱国情怀,“钟声”宣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号声”意味着德语将取代法语,韩麦尔“惨白”的脸色表明他内心的无比悲愤,“哽住”二字更形象地表明悲愤之情使他声气阻塞,“使出全身的力量”所写的“法兰西万岁”更倾注了他的爱国情感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最后他“头靠着墙壁”,做了一个手势:散学。充分表现出了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亡的痛苦等复杂情感,全都表现出来了,此时此景,无不感动每一个人,严肃、低调、悲愤、抑郁,教师上课的言谈举止务必创造出这种氛围,也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那种悲愤的情境之中。

播放多媒体片段,气氛更浓,学生学习情趣也浓厚。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活跃课堂氛围。课后要求学生上网:,打开课件《最后一课》浏览一下,以获得更多的感受。

二是语文课要有感情豪放,开朗活跃的情境。如教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先播放朗读录音片,边听边看课文,这篇课文就好像一个电影短片,细致地描绘了在福楼拜的单身宿舍里出现的一幕幕场景。那些大作家会在那么寻常的一个星期天,那么简陋的一个小阁楼里聚会。读着这篇文章,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睿智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思索的神态、深邃的目光,这一切都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好像我们也亲历了那次聚会一样。

作者像是一个默默无声的旁观者,更早就来到了这个简陋的屋子里,透过他的目光,我们看到了陆续到来的文豪。福楼拜拥抱的第一位来客是屠格涅夫,白皙的脸,他们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点,因此“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屠格涅夫留着古高卢斗士似的大胡子,用他特有的口音聊着文学史的话题,翻译着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不一会儿进来的是都德,他浓密的卷发和胡须非常有特点。都德之后进来的左拉则完全是另一种气质,他更喜欢细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讨论时不慌不忙,声音温和而平静。左拉的“头十分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坚强的性格”。而他的微笑则是让人感到有些嘲讽的味道。

渐渐地小客厅里挤满了人,这个时候作者的目光聚集到了主人身上:福楼拜不停地和人交谈着,他充满智慧的言谈让人侧耳倾听。而和别人对话似乎能够激起他无尽的灵感和热情。最后客人陆续离去,这个星期天也结束了。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有一个肖像的特写,决不让人觉得烦腻,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他们不但长相姿态各有特色,而且面貌背后的气质也各不相同。作者着力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就好像给读者看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一样。请几个学生扮演屠格涅夫、都德、福楼拜的言谈举止,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这样的情境,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人物描写,花十几分钟让学生描写一个同学的外貌,然后交流互阅,选几名好生在班上念一遍,声音开朗豪放,营造活跃的课堂情境。

三是语文课教学要想像文中的意境,欣赏文中所描绘的美景,融入赞美之情。朱自清的写景优美散文《春》,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的描绘,用饱含情感的优美语言进行描述,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语言化为想像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通过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描写,感知春天的景物、气息、色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作者的描写中,欣赏美景,感知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课后让学生去野地、果园游玩,体验生活,体验山中美景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想像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景、物、事)及所表现的情感 ,发挥联想、想像,“神”入其中,然后依诗内容画一幅彩画,画上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人马,再加以品味欣赏春天的气息和美好,如临其境,深刻体味诗里的诗情画意。欣赏多媒体片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附:概要

本文作者谈论的是初中语文课如何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轻松自然,生动活跃,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有趣,例举不同课文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营造教学氛围,使用多媒体,图文并茂,集声、光、色于一体,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领会课文内容,学有所获,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资料:初中语文课本及教学用书。

上一篇:新课改下数学作业使用评语之探索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