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6-20 12:25:52

浅谈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 要】作者根据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经验,简要讲述了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挡土墙;沉降缝;泄水孔

0.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段,路线总长163.631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km;在道路桩号为ZK150+000-ZK150+550段位置设置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全长550m,高4.5m,墙身面积2475m2。

1.施工工艺

1.1施工放样

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放线,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用白灰标出开挖的边线,开挖宽度根据基础宽度按照1:5放坡确定,同时保护好放样桩位。

1.2基坑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自卸车运土为主,人工配合为辅。开挖坡比为1:1.5,坑底预留施工作业宽度0.5m。挖掘机开挖接近设计标高后,剩余工程量采用人工开挖进行找平,以准确控制挡土墙的基底标高。当基底出现地下渗流时,采用在基底部分外侧挖流水沟集中明排水措施,并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工作。基底要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碾压处理,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1.3垫层施工

基坑完成后,确认位置、标高无误并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设计垫层为50cm碎石垫层,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机夯实至设计标高,然后浇筑5cm混凝土垫层,为钢筋绑扎提供作业面,混凝土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基础精确放线,进行基础施工。

1.4基础施工

1.4.1钢筋加工与安装

测量放线确定基础尺寸后,进行钢筋绑扎、立模,同时预埋墙身钢筋。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基础钢筋绑扎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混凝土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垫块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4个/m2。

1.4.2模板安装

模板的安装应与钢筋绑扎配合进行,先绑扎钢筋再立模板,模板的安装不影响钢筋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安装模板,模板不应与脚手架相连。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和浇筑过程中模板的不稳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1.4.3混凝土浇筑

基础模板支完后验模,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如实的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1.5墙身施工

1.5.1钢筋加工与安装

绑扎墙身钢筋前应对基础和墙身结合面进行凿毛,凿毛要求凿除松散混凝土及表面的浮浆,露出密实的混凝土,结合面浇筑前要充分湿润。

钢筋现场绑扎,同时要注意护栏预埋钢筋及泄水孔PVC管的设置。墙身钢筋加工安装的一般要求与基础钢筋相同。

1.5.2支架搭设

本处挡土墙墙身不高,但方便施工,局部需搭设支架,以利钢筋的绑扎及模板的安装。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统化、通用化的构件拼装;支架的接头应尽量减少,相邻立柱的应尽量设置在不同的水平面;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抛扔;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存放。

1.5.3模板安装

墙身钢筋绑扎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支墙身模板。

对模板的垂直度、拼缝、大面平整度进行仔细检查,模板的所有拼缝要做到严密不漏将,模板拼缝无错台。挡土墙的轮廓线要做到线形顺畅,支完墙身模板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浇筑墙身混凝土。

1.5.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所有支架支撑进行检查,所以接头必须顶紧密贴、接头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同基础浇筑混凝土相同。浇筑完混凝土要及时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不低于7天,混凝土表面要经常保持湿润。

1.6沉降缝施工

沉降缝按设计布设于基础错台处、分段处及与结构相接处,本处挡土墙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段长度预留,缝宽2cm。墙背一侧2cm嵌橡胶沥青防水密实膏,其余填L-600低发泡聚乙烯塑料板。

1.7泄水孔施工

泄水孔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适当的位置预留,采用¢20UPVC管,泄水孔的横坡为1.0%,在安装时,可通过钢筋对UPVC管进行固定,对于面板方向的泄水孔,要使UPVC管与正面模板接触紧密,PVC管的的端面形成相应的斜面,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UPVC管周围不会漏浆,使面板光滑、平整。UPVC管管口利用胶布进行密封。拆除模板当天,对泄水孔的位置,对进出口进行妥善处理。

1.8墙背回填

主体工程完成后可进行反滤层和墙背回填的施工。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等工作,并应按设计要求的填料和密实度分层填筑、压实;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宜用重型震动压路机碾压;墙背排水设施应随填土及时施工。

2.质量控制要点

(1)挡土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现场浇筑。其砼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采用HRB335、R235。

(2)挡土墙的外观要求其非应力裂缝不得大于0.2mm,各部分结构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控制好基础的埋深。

(3)挡土墙采用两次浇筑,基础和墙身分开浇筑,并预埋好连接钢筋,且连接处混凝土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4)基础施工时,同时预埋墙身钢筋,挡土墙基础的施工跳槽施工,几个作业面可同时施工,为挡土墙的墙身施工提供较多的作业面。基础施工完成后立即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在表面预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

(5)挡土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6)挡土墙内的预留泄水孔横向间距2.0~3.0m,其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泄水孔出口宜高于地面30cm,并设2%的向外倾斜坡度。

(7)挡土墙的标高要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cm。

(8)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等工作,并应按设计要求的填料和密实度分层填筑、压实;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宜用重型震动压路机碾压;墙背排水设施应随填土及时施工。

(9)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应均质密实、平整,无蜂窝麻面,不露筋、无破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0)挡土墙模板加固采用拉筋联合钢管扣件双重保证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跑模、胀模。

(11)施工时挡土墙墙高随路线纵坡变化,基础覆土厚度50cm,同一段落相同类型的挡土墙基础应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外墙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12)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大于150Kpa。若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地基处理,待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挡土墙施工。

(13)挡土墙的墙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下时,方可进行墙背填料施工,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墙背回填必须均匀、摊铺平整,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上一篇:手机浏览器用户增幅趋缓 信息推送顽疾或成鸡肋 下一篇:论述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