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多元评价体系设计与分析

时间:2022-06-20 11:25:50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多元评价体系设计与分析

摘 要 传统评价方式不能有效反映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水平。通过构建幼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多元评价体系,从三维课程目标出发,实现评价内容、方式、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多元评价体系实施要点做了必要分析。

关键词 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02-03

Edu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Stud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LU Xia, LIU Peng

Abstract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cannot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ies level of Infant normal students. By build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course target,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the main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key points for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are analysed.

Key words infant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ies;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1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较为成熟,但对该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课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目标,采用传统评价方式非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反而会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多元评价体系的提出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带来了新的机遇。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反映了学习者在各方面学习的完整写照,把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创新素质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标。

2 多元评价体系设计与分析

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将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体系分解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每一维度又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设计出相应评价指标,并将各评价指标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出如图1所示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体系框架。

评价内容多元化 《标准》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明确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制订幼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标准》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这也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必然要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技能包括信息检索、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管理、评价等。这部分内容刚好与多元评价体系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相对应。

“应用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标准》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也要看到,《标准》是立足于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应用与创新”中有些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的内容,由于师范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还要做适当的取舍。这部分内容与多元评价体系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相对应。

“意识与态度”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标准》从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学人员对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社会责任”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四个部分,全面囊括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这两部分的内容可归入多元评价体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宜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

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多元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由此,选择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完全达到的培养目标。对于基本知识,以卷面测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即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在基本技能学习中,每个模块学习完毕后都有相应的任务驱动,主要通过对学生多媒体作品和课件作品的评价反映学习效果。

“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这一部分会要求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拟,并形成相应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具有行为意志的倾向性和相对隐秘性,往往很难进行测量。选择出勤、课堂表现、合作学习三个指标来综合考量。出勤记录学生上课次数,有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能否主动发言,提出有创新的意见;合作学习注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完成分工任务,是否注意与同伴沟通协调等。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多元评价系统中,特别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也有利于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更加全面的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作业材料完成质量等也有一定了解。所以在多元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主体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点评、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自评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过程,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评价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通过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自评表或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来进行。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强调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之间长期接触、共同学习,彼此非常熟悉。通过同伴互评,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促进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评可以通过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填写评价表等方式实现。

3 多元评价体系实施要点

电子档案袋 电子档案袋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应用的产物,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学生创建和维护一个数字作品库。电子档案袋是学生一个阶段内的学习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作品、学习参与、学习选择、学习策略、学习自省等材料,是用于现代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和知识的管理、评价、讨论、设计,由学生本人在他人(如教师、学伴等)的协助下完成,体现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努力、进步和成果。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始之初就要求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在学习过程中再根据教师要求以及教材的提示,将所需材料和作品放入到相应的文件夹中。电子档案袋能全面记录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多方面表现,从中体现出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及特长。电子档案袋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方法及策略,它不仅为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反思、促进交流,促进以自我为导向学习的发生。

评价量规 量规是表现性评价的评价工具,它包含了不同的等级水平以及各等级水平学生的行为或成就所要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教师来说,量规明确了教师对学生作品及学习表现的具体要求;降低了评价的随意性,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对学生来说,量规使他们获得对自己作品以及表现的信息反馈,有利于自我评价的开展;使他们了解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在幼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有意识地使用了多种评价量规,如针对学生作品的《课件制作评价量规》,针对学生表现的《自我评价量规》,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反馈评价量规》等。在具体使用中采用“三步走”的策略:

1)学习活动开始前公布评价量规,明确学习目标;

2)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后及时改进;

3)学习结束后,使用量规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将评价量规与课程学习有效融合,对促进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起到很大帮助。

没有万能的学习评价方式,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因此,教育评价要多视角看问题,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多元评价体系应用于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中,对于改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

[2]赵丽萍.电子档案袋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侯宏霞.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与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132.

[4]曹科岩.试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

2006(20):24-25.

[5]王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下一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