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考试后的讲评课

时间:2022-06-20 08:38:21

浅谈数学考试后的讲评课

在教学活动中,考试后的讲评是考试的继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论是单元考试还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考后都应认真进行讲评。下面,我对考试后的讲评应注意的几个环节谈一些精浅认识。

1 讲评要注意时间性

每次测验后,成绩的公布或试卷的讲评,教师应力求做到及时,如果时间拖得过长,学生渴望早已知道自己测评结果的积极性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薄,最终还将影响教学效果。

2 讲评要有激励性

考试后讲评的目的,是反馈测试后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水平所达到的程度,以便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发扬成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老师对此是很明确的,但也有些老师对此不甚明了,一是不管学生在卷面上回答如何,讲评时,教师都将试卷从头到尾地讲一遍,或是变成单纯地对答案;二是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许多教师在讲评时有这样的话:“这些内容是我平时再三强调过的”、“这些都是我前几天才讲过的例题”等等。言下之意是考不好责任全在学生身上,弄得学生心灰意冷,抬不起头来。以上这两种做法的结果是:其一,教师辛苦费劲,而学生感到厌烦。其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信心,并且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师生的感情,这样做收效甚微。

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考试后讲评的重点必须放在肯定和激励上,特别是对潜能生更要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运算结果和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已有进步,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上进心。总之,通过讲评要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意志、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

3 讲评重点要突出

讲评时,一定要针对答卷所反映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例如,解无理不等式:logax-10且a≠1),许多学生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是先分类讨论再解,另外对对数的概念也不清。我在讲评时,首先复习对数的概念,进而引导他们先将无理不等式转化为解关于logax的不等式组,求出logax的范围,再时行讨论。而对于学生在解不等式组过程中出现的计算上的错误则略加说明。因为,考察的知识点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散在各类题中,如果逐题讲评,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师应按照试题考察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适当的归类讲评,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4 讲评要有启发性

心理学表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我国古代教育著作《论语》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讲评,要更好地发扬试题的“教学功能”和“发展功能”,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获取知识和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考题,已知三角开三边分别是15cm、19cm、23cm,把它的三边长分别缩短xcm,使它只能构成钝角三角形,求x的范围。在讲评时,我作了如下启地:“若用三条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应满足什么条件?”“怎样保证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从而认识到本题用cosθ0,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种让学生参与讲评,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还可以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所以,启发性,不单体现在知识的讲授中,而且也体现在考试后的讲评中。

5 讲评要把握好主要环节

5.1 成绩统计。成绩统计包括全班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优秀人数,各分数段人数还有及格率、优生率、差生率以及优生、中生、差生成绩的变化情况,对于统考,教师还应了解同年级其他班(校)的相应数据,以确定本班教学现状,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对出现的典型错误及相应学生,对有创见性及相应的学生,对基础较好而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对基础不好而本次考试中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学生等,教师均应分类统计并且充分利用成绩统计表,把每一栏数据都具体地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的讲评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2 分析典型试题。对于典型试题,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注意向学生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通过猜想、类比、归纳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的方法;同时要突出思路的探索过程,教师可通过“得什么”、“为什么”、“怎样想到的”等提问,启发学生对思维过程的探索,在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方法择优过程和解题偏差的纠正过程,使学生了解解题中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通过分析学生中的典型错误,让学生学会转变思维的方向、方式、方法和策略。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当0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试题,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以下错误:

f(x)=2+log2x+5log2x>2+2log2x·5log2x=2+25

故f(x)min=2+25

在讲评时,可先让学生讲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突出以下几点:①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②解题过程的偏差纠正: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定理成立条件;各项均是正数,而在本题中:

log2x

故不能直接使用定理。

③正确解答:略

④讲题目的纵横联系。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扩展学生的纵横视野和高度。

通过这样进行讲评,就为学生转变思维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提供了样板,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大有益处。

5.3 布置作业。讲评完结后怎么办?我认为:第一,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各自的答案,订正完后,教师要及时批阅改错本,掌握订正的情况,做好记录,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小结。第二,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练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讲评课应该注意把好最后这个环节,这样才能圆满完成讲评课的任务,达到讲评课的目的。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 下一篇:步枪射击的动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