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教学中学生记叙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20 08:02:11

叙事诗教学中学生记叙能力的培养

中国优秀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代代人不断地丰富中国文化形式,推进中国文化高潮。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中华文明的骄傲。能传授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是教师的荣幸与责任。笔者有幸参加了“读经典学作文”课题研究,在短暂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摸索中学习,探索中成长。叙事诗作为古典诗词的重要一部分,是汲取古诗词的营养,提高读写能力的捷径。而学生的读写能力基础在于记叙能力的培养,叙事诗教学是培养学生记叙能力的广阔平台,在叙事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教学《约客》后的一点浅见供读者参考。

一、抓住记叙的要点。掌握叙事四要素

要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还要从教学中下手,着眼于学生在抓住记叙的四要素。记叙的四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这儿这所以没有把事件分为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主要鉴于诗歌更精炼,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没有彻底分开,更加依靠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约客》时,笔者首先安排学生了解作者赵师秀及时代背景,进而熟读感悟古诗之后,启发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四要素。有的学生说“从‘黄梅时节家家雨’可以看出事情发生在农历五月。地点是农家小院。”有的学生说:“从‘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可以看出相约来做客的是一位好友,而且他们是来下棋的。”……这时笔者鼓励学生把事情的四要素连起来说说。使学生对叙述的要素有一个整体感,使他们明白缺少任何一个要素,事情就不明了,不完整。

为了巩固对叙事四要素的学习,笔者又布置学生把《约客》这首诗用简单的叙事方式写下来并告诉他们,要写清楚事,首先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当全体学生写完后,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四要素交待很直接,又启发他们交代这四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黄梅时节家家雨”,就没有直接点明哪年哪月哪日,而是粗略的时间,农历五月。而且用“家家雨”来告诉大家此时的自然景物,既有交待四要素,又描述了环境。而地点就更没提,只是让读诗的人感悟应该是在农家。“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表面是说客人没有来,而实际上以是心理描写,把事写得更具体,更有实感,更丰富。

二、明确叙事顺序,学写具体、生动

抓住了记叙的要点,掌握了叙事四要素,就能把事情简单地叙述出来,能把事写出来还远远不够,第二步我们要培养学生如何把事写具体、生动。

教学《约客》时为了使学生能把事写具体,笔者启发学生“不知道同学们等过人没有?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有什么表现?”有的学生说:“等不着人会急得直跳脚……”有的学生还会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我在家等的人没来,我会先出去看看,哪怕张望一下也好。”我就势引导:“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依你看赵诗人他出去看看没有?…(出去了,要不然他怎么看见家家雨)

‘家家雨’又是一幅怎样的景?雨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你能把前面想象的连起来说一遍吗?”为了让学生理解“有约不来过半夜”,笔者分小组学习,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思考他是怎么等的?到了半夜,周围又有哪些动静?有的学生说:“天空雨渐渐小了,天更暗了,但池塘里青蛙还在叫个不停。他也许会想:雨啊,你下小点吧!我的朋友还要来赴约呢!我们好不容易约到。难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我还是再等等吧!我再等等吧!”这样学生就把《约客》这首诗写具体、生动了。

《约客》教学之后,笔者尝试让学生写作。写作之前,笔者先出示范文开头:农历五月的一天,诗人赵师秀遇见了一位久未谋面的好友,相约傍晚农家对弈。赵师秀回到家中,早早的吃过晚饭,就等棋友来。“黄梅时节雨纷纷”这句诗真是没错,阴雨绵绵,这天细雨如丝,看样还真下个没完没了了。“让我来边看书边等吧。”赵师秀想着就随手拿起一本书。天渐渐暗下来,灯芯又要往上拨一拨,这根灯芯快要烧完了。起身朝外走去,推开窗门……学生看到教师能这样把诗中的事写具体,他们也仿照写,能写得更生动。

从中笔者体会到,引导学生写作,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流水帐”现象。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学生懂得写文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中心,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为线索贯穿全文。在学生作文中,通常会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喜欢用一些笼统的句子去代替具体的内容,为了扭转此现象,要求学生从古诗本身入手,联系生活实践把文章写好。

三、理清线索,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学会叙事的四要素,能把事情写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么记叙能力的培养也就成功一大半。记叙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为培养而培养,最终还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就要找到一个可以统领一切的线索。就像一名技艺高超的工匠,面对着粒粒零散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线,就永远也穿缀不成闪光的项链。如《约客》自始至终以“约客”这一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先写约客的时间,天气,再写等客时的心情感受和等客的过程,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在理清线索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无从下笔”的现象。在教学《约客》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我说:“这句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写诗人对着棋盘孤灯独坐的情景,看样子诗人还要继续等下去。为什么他不仅没有埋怨,而且还这么有耐心地等?他的棋友是个怎样的人?这次为什么有约不来?诗人的心里会怎么想?他是怎样等待的?”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全班学生交流分析。有的同学认为棋友没来是因为天气原因,也有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原因忘了,也还有的学生认为棋友生病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有一个属于自己发挥的过程,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尾笔者总结到“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想出很多的答案,而有的同学一条也想不出来。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是要热爱生活,细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多积累资料。有条件可以把每天所观察到的东西写成日记。”

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每一首诗能利用的学习要点有一定的局限。我们教师只有挖掘古诗中的内含,汲取古诗中丰富营养,才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叙能力。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偷懒” 下一篇:透视“接力作文”背后的作文教学观